明代 :蓝仁
欲游方外老何堪,惆怅西山旧石龛。竹径无尘深几许,松花有会近重三。
凉生夜枕烟霞润,饥忆晨厨笋蕨甘。偶读君诗如在眼,梦魂飞绕白云庵。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四
一枝数萼剪轻冰,应与渊明共素心。秋色满园题品遍,从来白玉贵黄金。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二老长斋共白头,一朝相挹去西游。已传换骨藏诸洞,又说飞神上十洲。
卖药壶公今暂隐,开花殷七久难留。疏狂却忆东方朔,只恋蟠桃不自由。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
莫讶城南一再过,老怀无奈别离何。承恩未及瓜时代,善政犹存麦秀歌。
此日功名扬旧德,当年经术亚前科。宾鸿去尽青天远,独立看云慷慨多。
柬伯颖
酒德柬云松
赠欧阳亦雪
欧阳处士有行窝,束担琴书处处过。肘后药分丹火秘,雪中梅处墨花多。
老来怀抱思倾写,病起筋骸费按摩。闻与赤松黄石伴,楼居此日意如何。
盆松乃慈谷手植
瓦盆乞得小松栽,谁拨霜根向断崖。盘屈岂能移本性,低回故断困长材。
吞声莫向秋风诉,抗节从教腊雪埋。更后千年枝已长,仙人应化鹤飞来。
病中 其一
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
寄张云松 其一
谷口生涯已白头,量才揣分早知休。春风茆屋初巢燕,晓日桃林未放牛。
儿拟力田承素志,客来扶杖共清游。南山芝草年年长,更与相寻绮里俦。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一段南山画不成,王维天趣与经营。水清盘石思垂钓,花落荒村见偶耕。
青嶂白云仙掌迥,淡烟疏雨辋川明。欲催下笔留真迹,先许题诗照有声。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蜀郡文风盛,屏山道学高。承颜勤菽水,壮志耻蓬蒿。
春日营三径,秋风叹二毛。时逢见烽火,转觉寸心劳。
雪中抵竹梅斋
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野人篱落孤烟迥,茆屋琼瑶几尺堆。扫入公家徵敛足,冰山不愿太阳来。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二
翠屏山下卜幽居,秋水荷花十里馀。遁世已甘栖
示儿三首 其二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春日一樽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时事 其三
列宿郎官位,严霜御史威。铨衡须有见,负乘乃无讥。
经术存公正,刑章折是非。地天交始泰,全欲慎先机。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碧草云连屋,黄山暮入帘。养生思橘井,曝背恋茅檐。
雪为观书积,泉因洗药添。懒从閒转甚,贫与病相兼。
寄周子冶
周子能文士,携家入武夷。地幽真可隐,席暖不须移。
融帐开何日,牙琴听有时。扁舟冲野雪,卧病久相思。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老伴全稀少,斯文又寂寥。送君归故里,恼我在今朝。
扶病一言饯,去程孤棹遥。黄花满三径,秋兴未萧条。
雪中候云壑不至书怀兼柬云松昆仲
卧病空山连日雪,崖谷平沉高石没。朝晖倚杖坐茆檐,夜气拥石烧榾柮。
兵选三丁壮者稀,祗馀翁媪守柴扉。秋霜早杀空晚稼,寒机尽用无冬衣。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暖入狐裘念苦寒,饱分玉食怜饥色。
九折危途一道溪,故人相望阻攀跻。惜乏篮舆度雪水,安得青鞋踏雪泥。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次韵张云松
呈邵张二宰 其一
题云翁龙
宾州九日作
齿落
瑞香 其一
题孤松怪石图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赠张兼善
拟寄叶希武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题烟波垂钓扇面
晚浦归帆
呈邵张二宰 其二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二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雨中(二首)
咏千枝柏
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
示儿三首 其一
桃花双雀 其一
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挽空无相
挽陈景章 其一
雨中 其一
送李孟和
拙者自号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其一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时事 其二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书闷二首 其一
云壑寄惠黄杨木簪并诗
赠虞道士
酬伯颖见访
寄刘彦炳
寄示侄泽
伤春 其二
春日 其二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拟送蒋伯羽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三
寄云松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二
桃花双雀 其二
寄张孟方
柬张孟宽
立春偶书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一
寄陈德甫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十月初五日夜柳城梦草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