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五侄缘思孝,陈情不肯休。一抔原上土,三载狱中囚。
霜露空山道,风烟拱木秋。蓼莪停诵处,远想泪双流。
题愚斋卷二首 其二
武健惟材任,斋居岂强名。奇兵长自用,困学久须明。
不径心常正,移山气未平。功成应养晦,冠弁似儒生。
怀张兼善
社酒醒来曾送客,秋山望断未还家。雨声门巷萧萧叶,霜信园林采采花。
念我草堂初伐木,候君松径自煎茶。角巾藜杖随诗兴,十里青山日未斜。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儿曹暂得应门閒,叠石分泉作小山。碧草只疑行处尽,白云如在望中还。
四时花竹多生意,一日尘埃亦强颜。昨暮得书猿鹤侣,种来桂树已胜攀。
旧业
谷口留茅屋,溪南废药园。风高愁欲破,地湿想宜翻。
寂寞三间足,甘辛数品存。素怀安旧业,清苦训诸孙。
瑞香 其一
南园秋色尽凋零,别有幽芳出远林。叶布绿云晴霭霭,花攒红粟晓森森。
雪中吐艳争春早,露里浮香坐夜深。不与梅花同素淡,时人少识岁寒心。
雨中 其三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
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送杜德基归省
苦学怜君最少年,传毡况是隐君孙。屏山仰止来千里,杜曲分君溯一原。
奇字政须询故学,力行无愧守空言。西风一夜归心切,知有慈亲独倚门。
送魏上修
建安多士起明经,年少如君学行成。春日慈乌勤返哺,秋风丹桂久遗荣。
暂因乐育栖邻邑,又应贤良赴上京。自古移忠须就孝,天颜咫尺更陈情。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荒榛满目故儒宫,忆昔风雩乐趣同。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题武季远竹木图
轻纨剪霜素,妙墨写秋林。脩竹露华润,石崖云气深。
凤栖淇水暮,龙化渭川阴。载美武公德,永怀单父琴。
新创谯楼美邵令
大栋层轩俯广庭,南山远送武夷青。五更画鼓先迎日,百尺雕夷近列星。
漏点分明知善政,斋居高爽挹仙灵。从今清献梅花月,祗向春风角里听。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八
曳履自惭随兽迹,背藜欲出耸鸢肩。酒中挽得阳和转,一斗松醪直万钱。
九月晦日见菊
一夜秋香未必衰,两旬冷蕊苦衰迟。非关独立超流俗,自是孤芳不入时。
岁暮结交松柏友,天寒谢绝蝶蜂知。无心更待陶潜酒,有感惟吟郑谷诗。
拟送蒋伯羽
不扫仙坛借隐居,扁舟南下意何如。十年藩府趋帷幄,千里山河倦尺书。
怪事只今看失马,前程未用叹枯鱼。病躯不得临岐别,搔首东风柳影疏。
石村除夕(二首)
寄陈景忠
三年不见一书来,况忆论文共举杯。药笼素无医国术,盐车空绊济时才。
只今馆阁思耆旧,何用山林问草莱。落日题诗劳怅望,南天万里雁空来。
挽陈景章 其一
禅笠频相访,儒衣忽自谋。十年劳火宅,一日脱书囚。
客舍黄金散,邻僧白骨收。生刍何处奠,孤寺乱山秋。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一
林壑饥蚊响似雷,成群作队夜深来。道人传得希夷睡,烧尽葭烟一束灰。
代毛生答
浮世容身狭,韶光过眼非。瓦盆盛社酒,槲叶制秋衣。
礼乐休拘束,渔樵乞放归。前林逐麋鹿,未与素心违。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
二十三年别,头颅故不同。游方何处止,求相本来空。
法海龙应化,尘樊鹤在笼。三生石上月,谁问牧牛童。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一
寄苏明远 其一
山行雨中
同云松西山怀旧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二
寄张兼善
立春偶书
题画龙
题东郊归牧图 其一
次韵张云松
寄彭穆之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一 春日观泉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其一
寄陈德甫
秋江待渡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拟云松次韵
题观音岩
寄余复婴鍊师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题宣和画鹅雏卷 其二
赠欧阳亦雪
黄均德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挽空无相四首 其二
赋网巾
次韵答张簿 其一
人日偶成
述怀二首 其一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二
雨脚
西山与云松会宿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题烟波垂钓扇面
阙雨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三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
次云松留别韵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饯张判簿 其二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眼图
石村除夕二首 其二
用韵自述
瑞香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飓风
挽张执中炼师
挽蒋鹤田 其二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山中漫题 其四
寄老泉
惜猫怨
挽空无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