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梅杖 其二

赋梅杖 其二

明代 蓝仁

携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时复出柴门。交头共倚春风力,到手还疑夜月痕。

禹庙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应存。老来只为寻诗苦,踏雪明朝过远村。

诗人蓝仁的古诗

执热奉怀余复婴

明代 蓝仁

毒热中人如毒药,流年过眼似流星。已

催菊

明代 蓝仁

篱下黄花共我长,开时便欲醉重阳。枝间点注分秋色,叶底胚胎酿晚香。

久旱似惭虚雨露,后凋终拟傲风霜。儿童颇会吟翁意,朝夕分泉灌溉忙。

西山脩竹已为军兵所伐

明代 蓝仁

朝来伐竹已千竿,始觉籓篱宇宙宽。照室丹光林外见,隔溪山色座中看。

春秋岂信栽培易,风雨那愁出入难。凤鸟不来龙已去,空山谁与报平安。

寄陈景忠

明代 蓝仁

三年不见一书来,况忆论文共举杯。药笼素无医国术,盐车空绊济时才。

只今馆阁思耆旧,何用山林问草莱。落日题诗劳怅望,南天万里雁空来。

挽陈景章

明代 蓝仁

昨日偶闻讣,偏令老况哀。
肯堂寻旧指,寿穴用先裁。
竹径风时扫,柴门月自来。
往还二十载,只似梦初回。

雨中 其二

明代 蓝仁

久雨不能休,花时惨似秋。牛羊僵在野,鱼鳖困中流。

敢叹泥涂苦,长怀畎亩忧。滂沱非润物,天意远难求。

秋夕怀武夷旧业

明代 蓝仁

客路西风晚,怀山独夜愁。露寒仙掌月,天远幔亭秋。

落叶他乡梦,啼乌何处楼。归心似江水,千里向东流。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明代 蓝仁

有赋凌云叹不逢,山林出处调应同。宾筵偶奉清尊集,邻卷频扶短杖从。

范叔解衣情未展,袁安僵卧道非穷。春来拟听弦歌处,白帽低斜杏树风。

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

明代 蓝仁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松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次韵答张簿 其二

明代 蓝仁

野人不识学为官,终老荷衣分所安。泉石尽堪供啸傲,风尘犹喜出艰难。

献酬有客同三爵,粗粝期君共一餐。独念故侯忘贵重,笑谈只作布韦看。

题黄献可所藏鱼乐图

明代 蓝仁

春云漠漠水平湖,掉尾扬鬐羡尔鱼。自笑山林双目短,不知江海万形殊。

桃花浦口钩虚掷,芦叶矶边网自疏。岁久只愁头角异,风雷相送上天衢。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二

明代 蓝仁

携得长镵度雪峰,月明留宿洞仙宫。世人未识宾云曲,閒却林梢一笛风。

题清源玩易图

明代 蓝仁

一卷羲经足洗心,研朱滴露向秋林。仙人欲授参同论,白鹤飞来夜已深。

候云壑不至

明代 蓝仁

柴门久候故人风,不见巾车入谷中。王子已回清兴尽,陶潜犹忆素心同。

馀年自卜床头易,清响谁分爨下桐。一片白云天际起,晚来犹自恋前峰。

谢卢石堂惠白露茶

明代 蓝仁

武夷山里谪仙人,采得云岩第一春。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火活味逾新。

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欲写微吟报佳惠,枯肠搜尽兴空频。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明代 蓝仁

将军今为庶,茅屋住云林。白帽长年著,黄精积雪寻。

已闻瓜地近,更说鹿门深。猿鹤频来往,真知避世心。

途中有感

明代 蓝仁

泥途汨汨雨霏霏,白黑谁能别是非。何物功名真拾芥,逼人富贵是危机。

刑章正密飞腾少,礼乐方新揖让稀。槁木死灰忘世者,杖藜回首立斜晖。

竹搔背 其一

明代 蓝仁

裂竹供衰病,能分子侄劳。周身寻痛痒,到手助爬搔。

野服同扪虱,仙经似伐毛。自惭鲐背及,此物敢忘劳。

送董德舆迎侍兼柬三山诸友

明代 蓝仁

花压春城綵袖回,云飞秋水锦帆开。山中令尹忧官瘦,江上慈亲望子来。

远道不违甘旨愿,清朝未乏孝廉材。三山故旧烦询问,岁晚相思肯寄梅。

重题虚白道院

明代 蓝仁

吾弟再来人,弱龄志神仙。师事月间老,辛苦二十年。

丹书墨符月神鬼,白日青天致风雨。元阳真火分济人,不俾世间羸瘵苦。

西山松柏里,仙人有旧庐。白云长芝草,青霞护道书。

林居圜屋奠八卦,草衣木食参玄化。宴坐灵龟息渐微,空歌白鹤飞初夏。

青春三十功累成,名列丹台玉署深。蓬莱官府案行密,特遣仙者来中林。

瓢笠过门日当午,一语不合幡然去。杖藜挥袂风飘飘,回首云深不知处。

微言至理岂易逢,仙缘尚隔一尘中。前程怅望鸾凤远,遗蜕偶与蛇蝉同。

学仙求道难如此,拔宅徒劳慕刘许。我来抚景重兴怀,满林白石空延伫。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