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最忆庐陵老炼师,酒酣挥笔写南枝。春风开尽江头树,不见扁舟载月时。
呈邵张二宰 其一
从祀先儒起邵张,高门奕世擢贤良。列星并应郎官出,爱日相期化国长。
綵翮固非栖枳棘,白头重欲咏甘棠。观风倘入闽关境,邑有弦歌野有桑。
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松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次丁郎中游武夷韵
九曲清游兴不穷,舟人指点看仙踪。云开钓艇横丹壑,月落鸣机在碧峰。
道士金丹谁化鹤,仙人铁笛莫惊龙。明朝匹马寻征路,回首东南紫翠重。
桃花马 其一
君家骏骑自超群,毛色桃花个个文。安得腾骧三万匹,满川应似涨红云。
雨中(二首)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尔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避人常独卧,借地遂幽居。多病勤栽药,无言懒著书。
山光兼落日,竹色共寒蔬。故旧如相遇,休嗔礼法疏。
山居 其二
无人知隐处,古木伴荒丘。茅屋三年筑,沙田七月收。
林疏休剪竹,溪满可行舟。偶与邻翁饮,斜阳起更留。
寄刘兰雪
故人出处本随缘,近日清修拟学禅。爱子早承兵印重,在家先许佛灯传。
长空澹澹云俱尽,清夜沈沈月正圆。我亦东林同社客,灰心世事了残年。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五
立雪平川日,同门最老成。干戈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旅殡荒山三十春,白头执绋又何人。久知杜甫须收骨,谁料张何解杀身。
归旐已随春雨动,故丘应与海云邻。武夷野老扶衰病,楚些歌成泪满巾。
赠虞道士
清修苦节学神仙,九转功成别有传。倾盖犹思山市语,画图遥有草堂悬。
一天星斗斟明水,几处风雷送有年。拟过苍峰看修竹,开门不惜煮春泉。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云谷留云墨,濂溪有似人。园林当胜夕,尊俎集贤宾。
天籁飞来远,冰轮洗出新。乾坤清气满,何处有嚣尘。
寄陈景忠
三年不见一书来,况忆论文共举杯。药笼素无医国术,盐车空绊济时才。
只今馆阁思耆旧,何用山林问草莱。落日题诗劳怅望,南天万里雁空来。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二
新诗妙药两难酬,令我平生宿疾瘳。弱足便堪扶杖起,閒情先想出门游。
邑中佳句争传诵,海上仙方费远求。强欲追随成二老,莫将天骥笑氂牛。
西山脩竹已为军兵所伐
朝来伐竹已千竿,始觉籓篱宇宙宽。照室丹光林外见,隔溪山色座中看。
春秋岂信栽培易,风雨那愁出入难。凤鸟不来龙已去,空山谁与报平安。
次韵张云松
怀友轩前百尺梧,每从清荫共趋隅。学诗到老终教拙,种药扶衰自笑愚。
高入天风鸿避弋,长鸣秋雨鹤将雏。甘同木石居贫贱,肯信寒松作大夫。
书闷二首 其二
谗言投毒药,非罪触严刑。万里边沙白,孤魂暮草青。
倚门空怅望,主器尚零丁。天道关人事,谁分渭与泾。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三
山中隐者似王维,胸次丘园下笔时。何日南窗分一幅,辋川烟雨费题诗。
秋江待渡
野水苍茫夕,云山惨淡秋。暂停征路策,遥唤隔溪舟。
茆店关门早,僧钟出寺幽。衰年怀远道,禁得暮归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病中 其四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一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一
挽张执中炼师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
山中漫题 其二
经赵师节故居
书闷二首 其一
柬张孟宽
盆柏
题小幅雪景 其一
赠叶彦新
寄苏明远 其二
题秋山访隐图
石村除夕(二首)
齿落
赋网巾
次云松长山道中
题程芳远游方卷
时事 其三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二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其一
雨中 其三
次韵云松西山送别张兼善
挽空无相四首 其四
晚浦归帆
赠欧阳亦雪
题清源玩易图
瑞香 其三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四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二
再次前韵 其二
梅村与云壑会宿
桃花双雀 其二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二
石村阻水 其一
祭虎二首 其二
寄彭穆之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二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二
柬伯颖
寄文明病中 其二
拟云松次韵
题雪景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一
赠叶宗善兼复婴
题春山访隐图
送朱孟舒 其一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二
雪中偶成 其一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