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鹤发閒披曳履行,太虚素积自生明。人间失却黄尘路,天上移来白玉京。
孟老耽吟心独苦,袁安僵卧梦还清。南村拨冻寻春色,折得梅花寄远情。
候云壑不至
柴门久候故人风,不见巾车入谷中。王子已回清兴尽,陶潜犹忆素心同。
馀年自卜床头易,清响谁分爨下桐。一片白云天际起,晚来犹自恋前峰。
寄张兼善
故人卜隐依山市,野老迁居到石村。浊酒近篘谋共醉,新诗未稳许同论。
南风吹笋初成竹,前雨移松已引根。肯向草堂寻杜甫,百年地僻有柴门。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
莫讶城南一再过,老怀无奈别离何。承恩未及瓜时代,善政犹存麦秀歌。
此日功名扬旧德,当年经术亚前科。宾鸿去尽青天远,独立看云慷慨多。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一
西山今雨叩门时,似与浮丘有夙期。良会可无佳客在,长吟忽夙故人思。
未能参道同餐玉,远想清斋只茹芝。千岁蟠桃忘早熟,一瓢春酝寄来迟。
修渡船
渡口沉舟久欲修,百川东下正横流。艰难共济惭衰老,更唤前溪黄帽头。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其一
猿鹤相招隐此山,柴门一径雪霜残。已知富贵输年少,自抱幽贞傲岁寒。
野老许携新酿至,邻人閒借旧书看。阳和欲候梅梢信,数日攀跻未觉难。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佐邑由来宰邑同,一从堂上咏南风。十年岩穴消沈外,百里人烟笑语中。
问俗更思延野老,亲贤频欲适儒宫。仙舟忽报朝天去,归日棠阴满路浓。
寄张云松 其二
杜甫平生草堂兴,老我正尔经营间。溪流浅似浣花水,秋色高并成都山。
爱客自须开竹径,故人谁肯访柴关。吟边却忆张君子,危坐皋比也未閒。
题廉宣仲墨竹 其一
先朝文物佳公子,善写苍筤一两枝。不有百年真翰在,清风高节几人知。
伤春 其一
山庄寂寞雨兼风,红紫园林数夕空。忆得往来三四十,青天白日万方同。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
渔父空头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沧海去,又逐暮潮归。
饯张判簿 其二
王事贤劳白发新,承恩此日许为民。久操判笔初停手,还著儒衣却称身。
惜别敬持杯酒饯,投閒暂卜草堂邻。故园松菊催归兴,目送飞鸿北向秦。
寄陈德甫
携手琅琊饮酿泉,别来书札罢流传。三山海水连春树,九曲仙岩隔暮烟。
风景不随人事异,老怀肯作冷灰然。何时乌石山边屋,重看题诗忆惠连。
祭虎二首 其一
猛虎在前林,群豕践我黍。饥来搏食之,绝迹秋田里。
虎非兽之良,推功及田父。流传不可忘,南村朝祭虎。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
拜虚白塔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山鬼夜惊丹气吐,洞雷晴挟剑光飞。久知生灭元无碍,目断鸰原下夕晖。
送卓叔良回三山二首 其一
老伴全稀少,斯文又寂寥。送君归故里,恼我在今朝。
扶病一言饯,去程孤棹遥。黄花满三径,秋兴未萧条。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二
云树远重重,川平夕有风。买鱼呼不应,船过钓台东。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拟云松简彦民
赓冯老泉
雨中 其三
春日 其二
次赵声远韵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送李孟和
赋梅杖 其一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三
九月晦日见菊
咏千枝柏
石村除夕二首 其一
时事 其三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二
瑞香 其一
病中 其一
挽赵子将三首 其三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一
次云松留别韵
挽陈景章 其一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一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二
题海好问西湖霜月轩
酒德柬云松
题六朝遗秀图 其一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一
代毛生答
桃花双雀 其二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一 春日观泉
次张判簿留别韵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
灵凤篇
拟贫士二首 其一
齿落
盆竹
石村除夕(二首)
西山脩竹已为军兵所伐
赋梅杖 其四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 其二
刘俊民镇抚自京回趋会不及诗以寄意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题小幅雪景 其一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谢彦昭作小像
寄张云松 其一
题沿山王那海千户澄清亭
秋夕怀武夷旧业
题东郊归牧图 其二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赠西山本淳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雪中偶成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