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陌头杨柳金虫落,雨过桃花香漠漠。沙堤小市如新丰,阿姬十五当垆恶。
缕金半臂双鸳鸯,翠杓银瓶唤客尝。嘶杀门前五花马,罗敷有夫空断肠。
送张子约
系铗高歌里,丈夫轻别离。鸡鸣裹行橐,灯暗覆残棋。
行矣复何适,嗟哉我所思。且归慰妻子,莫学五羊皮。
送朵儿只国王之辽东
奕世名王策骏功,建分茅土镇辽东。玉符金印传孙子,铁券丹辽誓始终。
沧海断霞连虎帐,黑河飞雪暗雕弓。莫忘圣武艰难日,四杰从容陟降同。
笋
雷公■跎夜鼓噪,惊起龙孙触旌纛。炎沙烧之修尾脱,六丁控抟忽颠倒。
欲落不落虎豹皮,锦绷婴儿笼大帽。斧斤幸贷凌云姿,留以观渠岁寒操。
满庭芳 赋醉归
箫台八景 其八 西岑松雪
山上行人如冻蝇,西厓日出澹青荧。太阴积雪草木缩,留得孤松长茯苓。
青玉案·儿童齐唱民安作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人生百岁期,乃欲比金石。鬼神守丹火,龙虎泣玄液。
寒泉石已冻,繁露秋易碧。往者汲井生,高举有飞舄。
天台道中闻天香写赠胡仲宾
万斛天香夜气收,晓风凉月酿清秋。诗人试与评花品,定是人间第一流。
张葵斋所藏江
元气菌蠢生蛟龙,银河倒插金芙蓉。九疑正在九州外,碧树悄悄连丹枫。
上有万古不死之明月,下有掀天巨浪之长江。有客有客陆龟蒙,往来江南成老翁。
天地无家屡回首,放船去踏江上之青峰。船头十日悬青雨。
风拔银山映东户。山随没鹘落中原,水作巴蛇走全楚。
向来英雄定黄土,空遗绢素流今古。天地一合如金瓯,万岁千秋奉明主。
瓶有粟
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居有宫兮孰笑吾陋。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孰文绣。
人余哀兮余不知。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
张本之春晖堂
泰山有嘉树,上与青云齐。枝枝濯晨露,叶叶含华滋。
有鸟巢其颠,羽毛金色芝。凤凰生九子,一一好光仪。
母食九子哺,母飞九子随。嗟我有父母,常愿千岁期。
父兮捐我去,今独与母居。愿母加餐饭,且勿念儿饥。
愿母增裤襦,勿念儿未衣。寿命悬皇天,皇天岂无私。
莫作冬日促,愿如春日迟。
辽人射猎图
美人貂帽玉骢马,谁其从之臂鹰者。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驰猎辽城下。
塞南健妇方把锄,丈夫戍边官索租。
冶城飞龙亭诗卷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游艮岳
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老莺
千丝影里一梭金,织得閒愁满绿阴。花外不知春已去,绵蛮犹自语芳心。
君乘马送彭元亮
君乘马兮余追于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
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
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
送阁学士赴上都
从官万骑拥銮舆,东阁词臣载宝书。雨过草肥金络马,月明山转紫驼车。
龙庭日近瀛洲路,滦水天高玉帝居。明日仙凡便相隔,少年寮吏谩踌躇。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
银河复西倾,北斗亦西柄。江永秋易风,日暮蛟龙横。
游子好结束,骑马事秋□。送者来如雨,川上舟楫盛。
畏别不忍发,天东挂飞镜。照见别离人,独我心怲怲。
挽须祝君来,持酒劝君更。西舫弹琵琶,忽作瓶中迸。
前曲度白鹤,后曲妾薄命。平生烈士心,掩耳不愿听。
男儿树声名,上与古人映。愿君且自爱,听我洛生咏。
郊礼庆成
郊丘亲祀自吾皇,夙驾銮舆建太常。冕服并行周典礼,乐歌不数汉文章。
清台夜奏灵光紫,温室朝迎瑞日黄。今代侍臣多马郑,明时应许议明堂。
鹊桥仙 为邱梅边赋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东里
赵汝甫枯木竹石卷
代人送友
云之蒸三首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四
灵隐十咏 其九 高峰塔
天台谣送人还山
送坚上人还云门次顾仲瑛韵
和蔡石云县尉
舟过吴江二首 其一
次萨使君韵四首 其三
采莲曲送王伯循
水调歌头·伯仲见伊吕
避风龙潭五日登岸即事
古诗七首 其四
送僧朴庵用柯敬仲韵
次陈辅贤游雁山韵
箫台八景 其六 紫芝晚磬
赋得越山越水
寄朱希颜二首 其一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
过山寺
子昂画
题梅石为王集虚尊师书纸屏上
鄱江寺拥翠楼
用前韵寄张尊师
和萨天锡秋日海棠韵
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秋晓角
送陈玉林归集庆永寿宫
大星
莱上人弱水颂
次萨天锡韵题铁塔寺壁
莲叶何不不
送王伯循
箫台八景 其五 白鹤晨钟
衡门有一士
次王彦谦韵
滁水
和曲游雁山家字韵二首 其一
十六日宿芜湖县
灵隐十咏 其二 冷泉亭
登鸡笼山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二
夏日荷亭即事
雪屋为通上人作
天台道上闻天香
古诗七首 其三
福源精舍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春草谣为华彦清作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
折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