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鹿卿
堂碍云霄扁友于,黑蛟光射斗牛墟。细筋入骨藏棱外,妙手师心洒墨初。
只为忠诚珍柳笔,多因节义重颜题。知君清德光前古,发露毫端直绪馀。
为曾佥喜雨
隔年亢旱到初春,才挂征帆雨浥尘。谅得靖共神所介,更留约浥后来遵。
今朝南浦悲行子,明日阳关忆故人。老我滞留归未得,斗升全为白头亲。
用羊字韵呈史君
曾揩醒眼奕棋傍,松柏孤高耐雪霜。西蜀搜奇到金马,南邦颂德继羔羊。
梅边生意传春信,笔底新诗灿夜光。运动枢衡当接踵,小烦千骑上东方。
庐陵曾省元求书见杜宰和韵饯其行
夫君渐是买臣年,耻眩虚名贾蜡鞭。斗酒新丰无饮伴,宫袍采蜡诧诗仙。
寒花傲节休嫌晚,蟠木为容不假先。更上诗坛参杜甫,清谭相对纸生烟。
贺新郎(再次韵)
酬张录南老 其一
词源倾写峡江流,曾蹋槐花月里游。梅岭诗篇一瓯雪,芹宫书里四山秋。
明珠小借枯崖润,美玉那无善价酬。再战定穿三级浪,丝鞭席帽拜新休。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曾氏清江亭
想得当年月浸扃,诸公翰墨此纵横。亭荒久矣诗亡恙,一道长江万古清。
侍林府判斋宿举似顷在海阳县斋丁祭诗依韵即席和呈
文星今夕照儒宫,多士青云路已通。沾溉有原芹泮水,吹嘘无际杏坛风。
温醇德意覃千里,教养规模肇一同。畴昔周程鸣道处,鸢飞鱼跃化钧中。
送表伯朱丞尉 其一
瘴岚窟里抱琴归,髭鬓青青只旧时。人道器之真铁汉,我疑方朔到瑶池。
从前日月忙中过,此去山林分外宜。晚岁栽培无别计,万金良产在孙枝。
依韵戏呈诸丈
云萍邂逅总青春,意气飘飘足绝尘。酒有盈樽聊共醉,食无重味恐难遵。
浮生百岁风和月,官路连年我送人。自此弹冠知有喜,莫言非故亦非亲。
杂兴 其四
庭兰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与兰何似,东风亦世情。
判府罗郎中举似
此庵湖海士,心学富家传。德量擎天柱,功名下濑船。
风流今尚尔,头角已崭然。蚤晚分清切,输忠雨露边。
雨霁报谒见一鹭得鱼群鹭争食之 其一
一鹭翩翩傍钓矶,隔汀群鹭已知机。空将辛苦供群吻,毕竟贪鱼罪有归。
寄题胡叔轸香山楼诗
笑问香山似旧邪,风流宛是更词华。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莫忘先世规恢策,赢取芳名并冠霞。
酬正录直学
横浦虽然一角天,周程清化几经年。从前步武堪同辙,近里工夫好着鞭。
自笑已居王勃后,相期常恐祖生先。地麟自此符佳谶,魁宿联辉庾岭边。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读杨妃传
六宫粉黛溢三千,一个中间宠爱专。自此世情生妄想,推排妃子作神仙。
饯罗史君二首 其二
西邻有女出深闺,十二楼中奉盥匜。大德爱怜知有造,小心庄肃但无欺。
请为公祝千年寿,耻学人填半额眉。旧著衣裳今好在,芳心暗逐锦帆移。
杜子野寄云山兰石四画且以近诗来和韵酬之 其一
石瘦兰馨入骨寒,笔端往往带儒酸。河阳桃李春风满,此段烦君更画看。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送太庾黎丞 其二
酬吴直学 其二
闻鸦有感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四
湛泉送客二绝句 其一
汉宫春(重和)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五
酬朱直 其二
满江红(饯林府判)
喜雨上史使君冯宫讲
赠曾司户
酬众士友 其二
酬张录南老 其二
水调歌头·岭峤转和气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三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
林府判录示近制依韵和呈二首 其一
送周干
爱山堂七绝句 其四
寿陈太庾
雨霁报谒见一鹭得鱼群鹭争食之 其二
汉宫春(和冯宫教咏梅,依李汉老韵)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 其一
酬正录直学 其二
史君宠和复依韵上呈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三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
章贡三咏 其三 翠玉楼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二
次韵史宰贺受荐
护法寺劝农呈史君
杂兴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
寿冯宫教 其二
寿曾佥判 其二
士友见和七月七日曝书依元韵谢之
挽安人陈氏
爱山堂七绝句
府判和答依韵上呈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一
同日依斋宫韵呈府判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一
赠太和曾机宜
别倅车
寿提举陈秘丞 其二
张法示诗集为题其后
寿冯宫教 其一
寿冯宫教 其三
酬何学宾 其二
酬曾学录王掌祠 其二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