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子畏小楼

饮子畏小楼

明代 文徵明

今日解驰逐,投閒傍高庐。君家在皋桥,諠阗井市区。

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我饮良有限,伴子聊相娱。与子故深密,奔忙坐阔疏。

旬月一会面,意勤情有馀。苍烟薄城首,振袖复踌躇。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饮子畏小楼

明代 文徵明

今日解驰逐,投閒傍高庐。君家在皋桥,諠阗井市区。

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我饮良有限,伴子聊相娱。与子故深密,奔忙坐阔疏。

旬月一会面,意勤情有馀。苍烟薄城首,振袖复踌躇。

朔风

明代 文徵明

朔风吹惨渡江城,北雁时传塞上声。此日文章宁有益,中朝爵禄久还轻。

徒闻汉室诛曹节,不见长沙召贾生。千里苍苍云日暮,更梯高阁望神京。

吴隐之画像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

明代 文徵明

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

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旅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陈道通见和再答

明代 文徵明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答彭寅之见赠

明代 文徵明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送蔡巨源参政

明代 文徵明

廿年湖海漫相知,再见都城总别离。旅客倦游常卧病,使君王事有程期。

清风万里闽山节,明月孤舟潞水思。尘土欺人双鬓短,不知何处更论诗。

柏子潭

明代 文徵明

绝壑溟沉古隧长,飞楼散尽柏苍苍。空山雨露曾沾溉,春水鱼龙已奋扬。

地脉何由关至治,野人犹解说先皇。只应坏碣奎文在,秋草难埋永夜光。

追和杨铁崖石湖花游曲

明代 文徵明

石湖雨歇山空濛,美人却扇歌回风。歌声宛转菱花里,鸳鸯飞来天拍水。

当时仙伯醉云门,酒痕翻污石榴裙。遗踪无复芳尘步,湖上空馀昔人墓。

昔人既去今人来,千载风流付一杯。雪藕萦丝荐冰椀,蛱蝶飞来逐歌板。

夕阳刚在画桥西,一段春光属品题。伤心不见催花使,只有黄鹂啼再四。

无限春愁谁与笺,玉奴会唱紫霞篇。

扬州道中次九逵韵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一痕春草绿含滋,满目风波听竹枝。多少两京贤相业,江都独有仲舒祠。

新秋夜坐

明代 文徵明

空尘月落夜苍苍,还见枯桐下井床。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疏萤时映青灯灭,短发初沾白露凉。鸿雁不知年岁恶,满天萧瑟自南翔。

题王侍御敬止所藏仲穆马图

明代 文徵明

荦荦才情与世疏,等閒零落傍江湖。不应泛驾终难用,閒看王孙骏马图。

题太白像

明代 文徵明

宫袍错落洒春风,玉雪淋漓殢酒容。残夜屋梁栖落月,碧天秋水洗芙蓉。

麒麟岂是人间物,眉宇今从画里逢。一语不酬千载诺,匡庐山下有云松。

题画六首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看山何必待春晴,雨里看山分外明。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

明代 文徵明

春云沉空山有无,眼明见此姚江图。图穷烂漫得题字,照人百颗骊龙珠。

平生雅识敷文书,绍兴岁月仍不诬。岂知尤物能媒祸,茧纸兰亭已非故。

石翁信是学行人,能使邯郸还故步。忆昔憸人贿为囿,黩财更假狂阉手。

千里珍奇归捡括,故家旧物那容守。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

谁言物聚必有散,手泽相关常累叹。未能一笑付忘弓,且喜百年还旧观。

岂余钝眼错颜标,抵掌真成孙叔敖。区区不独形模似,更存风骨骊黄外。

一时点笔迥通神,得非小米是前身。从来艺事关人品,敢谓今人非古人。

登上方

明代 文徵明

春风吹白发,醉上碧岧峣。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

舞台青草合,霸气白烟消。吴越横分地,登临不自聊。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

明代 文徵明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病中遣怀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经时卧疾断经过,自拨閒愁对酒歌。意外纷纭知命在,古来贤酒患名多。

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五

明代 文徵明

高人原不爱高官,帝与官衔宠退閒。添得空名将底用,批风抹月管青山。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