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白云滉漾如天河,谁欤抱拙居卷阿。新月窥人碧山夜,松风袅袅吹女萝。
绝句题梅花画箑二首 其一
江天夜云静,斜月飞孤景。独鹤横江来,高寒数声迥。
子夜冬歌八首 其六
油灯夜不光,花照红颜老。坐久疑郎归,回身将影抱。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照见西北楼。楼上秦罗敷,姣好无与俦。
阳春二三月,杨柳何脩脩。大道多风尘,采桑南陌头。
还归白日晚,行行过芳洲。红颜坐愁叹,重闭谢良谋。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长亭岁暮迥销魂,如此荒寒类玉门。愁缕怕撩衰鬓影,华年难忆旧瘦痕。
景催瘦马投孤店,云拥盘鸦落废村。自别乡关愁庾信,生平萧瑟漫评论。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四
荏苒风光换袷衣,野田又是长葑菲。残秋心绪无人识,坐对莓墙冷夕晖。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二
高树微风晕月波,人天离恨入秋多。倘因时难耕桑薄,不许双星夜涉河。
和顽道见寄
别风淮雨送东行,江海迢遥两地情。便尔买鱼传尺素,可如烧烛话寒更。
怆怀宫府皆新主,被发林泉有旧盟。乔木烽烟今七载,可怜通道塞夷庚。
辛峰亭歌
叶生德恭好龙客,夜上西城看太白。星芒直落辛峰亭,宝气深埋剑花碧。
当年老蛟发嵚岑,大小六子喷毒霪。风雷拔森海鬼啸,平地一泻洪涛深。
子羽无人佽飞死,群妖夜吼怒不止。百灵号叫天地变,虞山戴鳌惧当徙。
谁欤许老使七星,白日一洗江风腥。倒植西山七蛟死,至今犹如新发硎。
德恭矜述先民语,示我真人镇蛟处。山南小儿怖夜啼,惧有灵怪攫人去。
人世沧桑三百年,孤亭夐绝西山巅。莫教化龙上天去,苍生霖雨功德绵。
偶感和樊须钦女士二首 其二
漠漠林阴绕岸斜,渐看塘堰泛萍花。怀人忆事无情绪,一任风光化落霞。
申浦寄王云裳 其四
小睽盈尺阶前地,明旦从风道上车。一语赠君留后约,清明寒食客思家。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二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白莲曲四首 其四
托生渌水中,纯白无纤瑕。剖心石榴红,不似蚕豆花。
潍邑诗人丁三叔言
迢迢流水寄相思,缘萼仙人信有之。应是羊权未归去,泪和春雨化胭脂。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三
气和天惟澄,虚室有馀闲。幽兰生前庭,绿酒开芳颜。
良日登远游,悠然见南山。道狭草木长,飞鸟相与还。
缪得固穷节,高操非所攀。
梅花十首 其一
山后山前雪未消,冒寒花发劲枝条。分明易代孤忠意,不媚时风独后凋。
将进酒二首 其一
浮云从长风,东西南北各自驰。人心类朝阳,倏忽阴晦安乐知。
金樽美酒且为乐,焉能郁郁伤鬓丝。川中校书才望多,昔时红粉今则那。
代人题照二首 其一
题画梅
寒风动茅屋,孤芳自空谷。荒山人迹稀,明月照幽独。
凉秋吟二首 其一
残梦和烟不知处,秋虫絮尽苔花雨。泪化秋棠不上楼,捲帘西望天尽头。
天尽头,暮江曲,阑干十二人如玉。我所思兮望不见,愿掬柔肠付归雁。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五
浮瓜且沉李,自昔清夏炎。郎心今浮沉,岂有瓜李嫌。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将之申浦舟中作
画梅为陆简敬
续正气歌
表忠录题辞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三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一
题冯慰联秋耕图
苏台杂诗四首 其二
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四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五
梅花四言
励志五首 其二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题暮江秋色图
陈肩苍以画意徵题择其近怀古者赋之箕山秋月
感言
泛江过金山口占二首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七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六
陈桂五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 其四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四
春感四章 其二
书北宋王逢原令广陵诗钞后
题薛道衡平陈碑残本二首 其一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七
梅花十首 其十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题章仰苏同年塞上吟次张少泉世叔韵
申浦寄王云裳 其二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三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一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四
女弟章兰修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二 缪少修楷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八
秋海棠二首 其二
定山上塳
扬州怀古二首 其一
和菊裳同年苏站待车
黄河篇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一
送许盥孚归芦墟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三
咏怀拟长吉体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九 刘乙青宗向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六
题吴门袁恂如梨花春雨图三首 其三
和刘季云 其二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七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一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三
二十九日消寒八集代行路难二首 其二
题陈笙镛
赠虞山姚志豪
夏日閒居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