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于汴
秋日犹溽暑,秋风亦已凉。披襟南轩下,无语叹流光。
暑馀岂遽谢,凉至时则当。时乎天弗违,人生胡徬徨。
螗蝉当此日,深树噪夕阳。
省躬诗 其十四
请益居其虚,受益居其愚。请益而益至,真能不怒无。
读朝制先生诗语
新凉整冠服,简编事校雠。端诵谢公语,言言在清脩。
潜心窥颜孔,普乐为民谋。谁与膏其橐,击鲜杂歌讴。
九原可以作,执杖相遨游。何如餍药石,吾病行将瘳。
题北园十五首 其八
石桥桥畔濯沧浪,高柳阴浓足午凉。野老班荆情共适,无人识是琐垣郎。
南游八首 其四
白鹿无踪古洞幽,仍登绝岭豁双眸。紫阳笑指条山曲,一样淙淙涌碧流。
省躬诗 其七十一
雄辩如求胜,直穷亦似争。才胜负者远,才争大道崩。
赠旷声和
悠悠叹世路,崎岖日侵寻。官常有坠举,民情无古今。
不见循良尹,云阳爱戴深。犹忆分符日,汉吏蚤盟心。
三年报上最,枫陛貤纶音。谁云有盘错,良堪證士林。
省躬诗 其九十七
事不问巨小,身在思有济。庸庸偶其间,何殊匏之系。
挽张年伯母
张郎寿其父,念不忘其母。寿父既承欢,念母转悽苦。
宫袍岂不华,不及北堂舞。空有紫泥章,灰飞一抔土。
人生值亲存,晨昏可莽卤。
省躬诗 其六
圣人时而言,一发千钧弩。终朝审其机,含章缄不吐。
省躬诗 其一一一
古人惜寸阴,寸寸必有事。古不专诵书,所事果何事。
久旱祷雨有应
利珰凿地脉,名山不能云。关市纷豺虎,戾气彻苍旻。
去年六月书不雨,迨今河汉飞红尘。昔闻土养人,今见人食土。
饥来去何之,凄凉空败堵。父子忍仳离,白汉暴如莽。
饿夫十八万,枵然聚畿辅。路逢榷利人,不言而敢怒。
我皇恻恻躬祷桑,以实不以文煌煌。釐弊无异除新法,剔奸何啻烹弘羊。
颂声成轰雷,喜气成灵澍。虽然草始青,鼓腹若大餔。
家家机杼鸣,处处禾黍布。公家固不贫,万里尽外库。
君不见从来大乱兴,每自荒年起。民饥则流流则聚,一夫揭竿大事圮。
迩来景象亦如此,不有甘霖胡恃矣。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四
还得原来恁地明,无边真趣自生生。何须著力相防检,水自流兮云自行。
省躬诗 其八十一
惟敬能生乐,恣睢成闷怀。寻常莫造次,戎好笑中来。
曲江李年伯
先贤维大道,群蒙赖以启。白沙宗自然,甘泉认天理。
李翁阐其学,传心在克己。克己乃无外,吾身岂稊米。
谁云仕不达,懦夫色欲起。丹綍下天衢,皇言烂于绮。
吾方处尘网,茫茫目有眯。斯人如可作,从之若脱屣。
省躬诗 其八十九
知几者不辱,况令辱相续。徵色不自喻,是之谓走肉。
省躬诗 其五十一
蚁斗如雷震,病耳亦时闻。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
省躬诗 其五十六
谁将一粒珠,弃之于中野。谁将一寸长,人前誇诩者。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八 靖海扬戈
余闻古圣人,出入剑为佩。奈何悬蓬矢,慑志黄云塞。
挥毫睨武夫,武夫歼巨憝。扬戈沧海中,不比龊龊态。
省躬诗 其二十九
恩过翻成怨,非关怨者尤。阳和阴不节,炎夏竟何流。
癸丑村居杂诗 其四
得请归来恩许閒,细窥书卷饱看山。四郊却道无禾黍,又为饥人不解颜。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榴
省躬诗 其十五
省躬诗 其九十九
吴安节先生贻诗步韵以谢 其二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 其二
世界吟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五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
省躬诗 其四十九
省躬诗 其四十七
王绅字朝用千户
省躬诗 其七十九
省躬诗 其六十六
怀昔吟八首 其一 李尚文先生
贾玉行
感事一首
省躬诗 其九十六
省躬诗 其一二四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一
得家音
和邹南皋先生寄示三诗 其三 四大假
都下见西山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一
步韵报卢茂才桥梓并致诸友二首 其一
题北园十五首 其五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四
癸丑村居杂诗 其五
同王金旸计部回南寿其兄复姓孔氏
南游八首 其三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一 械系吟
吊丁文堂先生
怀昔吟八首 其七 杜勿坞兄
赠别刘冲倩
省躬诗 其一一五
梁燕重来二首 其二
省躬诗 其六十五
省躬诗 其二十二
鸢飞鱼跃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六
省躬诗 其二十五
省躬诗 其三十九
省躬诗 其一一九
寄报门霁怀京兆
省躬诗 其八十八
省躬诗 其三十一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四 率子瞻天
省躬诗 其一○七
省躬诗 其五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三
莫相憎吟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其一
题北园十五首 其九
良良歌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二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 其一
省躬诗 其九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