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而无实,罪也。
说出的话不符合实际情况,那就是罪过。说话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言过其实并因此而造成错误,那就是自已的罪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说话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也可用于斥责言过其实的人形同犯罪。
2、与害偕行兮,以死自绕。
与坏人坏事相处,等于把自己围困而死。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可用来规劝他人不要与恶人为伍。
3、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治学的人不忧虑自己的才分不够,却要考虑远大志向是否确立。
4、君子谋道不谋富。
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
5、闻人善,立以为己师;闻恶,若己仇。
听到别人有长处善行,便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那样尊重;听到别人的丑行恶事,像是对自已的仇敌一样痛恨。
6、虽日爱之,其实害之。
虽然说是爱它(新裁的树),其实是在害它。这是种树能手郭橐驼介绍自已种树经验时说的话。他说,栽种树的时候,就要像爱护子女一样细心,但种好之后,不要爱护太过,忧虑太多,早晨看看,跪上摸摸,甚至用手抠树皮验其死活,用手摇树根看培土的疏密,看起来似乎是爱护新树.其实是害了幼苗。遗两句话现在用来说明不能对子女溺爱、娇惯,也十分恰切。
7、惩病克寿,矜壮暴死。
时时警惕疾病的发生而早作预防,这样的人能够长寿;自以为身体强壮,不会生病,有时却会突然病死。
8、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敌人存在的时候能避免灾祸,前敌人没有了,却会招来过错。这两句充满着辩证法的因素:敌人的存在,能促使人们提高警惕,注意戒备,这就能避免灾祸;而失去了敌人,就会丧失警惕,松懈麻痹,甚至安于逸乐,这就会招来祸殃。这两句可用于教育人们在外部条件恶劣时要警惕戒备,在外部条件改善后也不可麻痹大意。
9、诰谀宜惕,正直宜宣。
对于那些谄媚阿谀的人和话应该警惕.对于那些正直无曲的人和话应该宣扬。
10、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人们哪里知道从极高处跌落下来,往往是因为一些细小的差错。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