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宗元和刘禹锡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柳宗元和刘禹锡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谈到古人的友情,大多数人都可以说出一些,比如白居易和元稹,李白杜甫,王维和裴迪等等,但最感人的友情故事却发生在柳宗元和刘禹锡身上,你知道吗?我们先从柳宗元的一首诗说起。

  《重别梦得》

  唐代: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首诗是柳宗元赠予好友刘禹锡的,“梦得”是刘禹锡的字。此诗作于元和九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回京,第二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在衡阳分路。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柳宗元一共赠诗三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重别梦得》《三赠刘员外》。这首诗是第二首,因此名为“重别”。

image

  二十多年来,诗人和刘禹锡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共同经历了宦海浮沉和人世沧桑。在创作上,两人趣味相投,互相唱和,都在诗坛文坛留下不朽的佳作。政治上,两人一起进京应试,于贞元九年同登进士第,踏上仕途;同朝为官,一起共事;一起参与永贞革新,谋议唱和,并肩战斗。后来风云变化,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十年以后,二人又一起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用自己的深厚友情共同谱写了一段文坛佳话。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刘二人同时被贬,一个去朗州,一个去永州。空间上的遥远阻挡不住两人的友情,他们一直有诗文来往,互相促进。期间,柳宗元和身居要职的好友韩愈之间曾展开一场哲学论战,柳宗元作《天说》陈述自己的观点,刘禹锡作《天论》三篇对柳宗元进行策应和声援。刘禹锡的散文成就收到柳宗元的重视,柳宗元的童话和寓言创作,同样被刘禹锡所推重。在患难的岁月里,是纯真的友情,共同的志趣给了他们以鼓励和勇气。

  十年后长安的匆匆一聚后,两人再次被派往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宗元被贬柳州,刘禹锡被贬到更加荒凉的播州。此时,刘禹锡来京仅一年多的时间,而柳宗元也刚刚到达不久。柳宗元虽然对自己的境遇非常失望,但考虑刘禹锡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数次上书朝廷要求和刘禹锡对换,后来经过友人帮助,才将刘禹锡改任连州。

  

  暮春三月,二人收起满身的伤痛,怀着深深的失望再度离开长安。他们一路行来,一直到了湖南衡阳,才依依不舍地赠诗道别。长期贬谪生活的打击和艰苦环境的摧残,使得柳宗元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健康情况非常不妙。到元和十四年,当皇帝终于准备召回柳宗元时,他已于这一年的十月五日含冤长逝,年仅四十七岁。身后,四个孩子都还未成年。柳宗元临死前,遗书刘禹锡,并将自己的全部遗稿留给他。而刘禹锡则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柳宗元料理后事,作诗凭吊,并将柳宗元的孩子抚养成人。

  柳刘二人的友情经历了大多的磨难,所以才更为可贵。此时的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的离别很难看到重复的一天,便强忍悲痛,安慰自己也是告慰友人:倘若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隐田园,那么他们两人一定要左右为邻,共度晚年。短短的两句看似平淡,细细回味却是意蕴深婉,也使得这份离愁别恨和深情厚谊更为凄楚动人。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代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乐府杂曲 其十一 高昌

唐代 柳宗元

曲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春怀故园

唐代 柳宗元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方城 其七

唐代 柳宗元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家,仰父俯子。汝水沄沄,既清而瀰。

蔡人行歌,我步逶迟。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唐代 柳宗元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
破定襄,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百蛮破胆,
边氓苏。威武辉耀,明鬼区。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
官臣拜手,惟帝之谟。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代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