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与湖南:寓湘才子与爱情逃兵 | “唐诗宋词中的湖南”之八

温庭筠与湖南:寓湘才子与爱情逃兵 | “唐诗宋词中的湖南”之八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一首《菩萨蛮》,唱遍大江南北,其词作者正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字飞卿,为唐初名相温彦博之后,极富文才,是“花间词派”之开山鼻祖。温飞卿一生传奇之处有三:其一是他那绝世不凡的才华;其二是他落拓不羁的个性与漂泊四方的经历;其三是他与大唐最负盛名之女诗人鱼玄机的爱情悲剧。

  温庭筠这一生来过湖南吗?从他的诗文和交游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试看其名作《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洞庭湖春水浸漫,气蒸波泽,浩瀚无垠,湿漉漉的晓云承天接水,直透碧空,这是何等雄奇壮阔的景象啊,非亲眼目睹又岂能写出?在其好友李远任岳阳员外郎期间,温庭筠曾来岳阳寻友游玩,并写下诗歌《次洞庭湖》,可惜全诗现已亡佚,今仅留名句“自有晚风推楚浪,不劳春色染湘烟”一联。晚风、楚浪、湘烟,这已经是绝妙的好景,洞庭湖一年四季天天都美,又何须再借春色来点染呢?“不劳”二字纯以口语入诗,似是信口吟来,轻巧自然,极其别致。

  除了到过岳阳,温庭筠还曾经来湘东游玩过,并留有诗作《湘东宴曲》:

  湘东夜宴金貂人,楚女含情娇翠嚬。

  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

  重城漏断孤帆去,唯恐琼签报天曙。

  万户沈沈碧树圆,云飞雨散知何处。

  欲上香车俱脉脉,清歌响断银屏隔。

  堤外红尘蜡炬归,楼前澹月连江白。

  繁华的城市,满座的贵臣,富丽的装饰,清美的夜景,这一切在飞卿笔下不过是一句而过,最吸引人的是在对“楚女”——侍宴的美丽湘女的描绘上。“湘东夜宴金貂人”中的“金貂”,指的是汉代侍中、散骑常侍等皇帝近臣的冠饰,“金貂人”多为少年贵族。以此为引,足见下句中“楚女”的重要。“楚女含情”四字可谓是抓住了湘女最绮媚动人的特点,湘女之美,美在多情,颦笑之间,情波流转。“嚬”者“颦”也,《正字通》释曰:“眉蹙貌”。湘女眉若翠羽,一颦一笑,尽态极妍,虽悄悄无语,却似脉脉含情。“玉管将吹插钿带,锦囊斜拂双麒麟”两句写楚女之服饰、器具皆极其华丽璀璨,更衬托出美人的光彩照人。有如此佳人为伴,自然让人曲罢宴终也不忍离去。

  


  温庭筠另有一首名作《湘宫人歌》,描画的也是美丽多情的湘女:“池塘芳意湿,夜半东风起。生绿画罗屏,金壶贮春水。黄粉楚宫人,方飞玉刻鳞。娟娟照棋烛,不语两含颦。”湘女孤锁深宫,倚栏默默,夜深不寐,独对棋局。“娟娟照棋烛,不语两含颦。”一个人又下什么棋呢?棋局本需两人对弈,湘女彻夜不睡、独对棋局,可见她在等一个人,想一个人,这个人也许马上就来,也许永远等不来。

  对于唐代著名女诗人鱼玄机而言,温庭筠就是那个让她空等一生、错爱一生的情郎。鱼玄机是唐代优秀的女诗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正是出自她的手笔。

  鱼玄机,原名幼微,出身于一个落魄文人之家,少年丧父。她从小天资出众,十一二岁便以“诗童”之称名满京城。如此盛名传到了大诗人温庭筠的耳里,将信将疑间,他造访鱼家,并以“柳”为主题令幼微作诗一首。小诗童略一思索,一首《江边柳》便脱口而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此诗全文不见一个“江”字、“柳”字,却将江水的哀愁、柳枝的流连写得缠绵悱恻。温庭筠震惊之下,将小幼微收为学生,悉心指导,又多次接济她们母女俩的生活。春去秋来间,鱼幼微年已及笄,对温庭筠芳心暗许,温庭筠却刻意地拉开了距离。何故?据史载,鱼幼微“色既倾国,思乃入神”,而温庭筠却相貌奇丑,人或讥为“温钟馗”。相形之下,他自惭形秽,此其一也;她才貌双全,理应有段锦绣前程,而他虽出身名门,其家族却早已败落,又得罪了权贵,仕进无门,何必再耽误她的人生?此其二也;最重要的是,他比她要年长三十多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样的年龄差距是注定不能相伴到老的啊。

  


  为了躲避爱情,温庭筠逃出了长安,从此,纠缠他不休的便是鱼幼微那一首首凝结着泪珠的相思诗。

  如《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又如《冬夜寄温飞卿》: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在爱与逃的纠葛中,温庭筠把幼微许配给年貌相当的状元李亿为妾,又无奈李亿之妻裴氏不能相容,幼微只好出家到道观,道号“玄机”。

  咸通七年,温庭筠客死异乡。从此,鱼玄机万念俱灰,放浪形骸,终为京兆尹温璋所杀。死时不过二十六七岁。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温庭筠漂泊湘楚,写尽春闺情怨,最终也只能做一诗笔上的巨人,爱情上的逃兵。然而,理想的爱情,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鱼玄机既然一爱不可,再爱即可止,又何须一错再错呢?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然而岂止男女有情,亲人朋友、山川草木、乃至家国天下,放眼人间,又何处不可寄托深情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

唐代 温庭筠

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游。月溪逢远客,烟浪有归舟。
江馆白蘋夜,水关红叶秋。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清凉寺

唐代 温庭筠

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巘西。诗閤晓窗藏雪岭,
画堂秋水接蓝溪。松飘晚吹摐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
妙迹奇名竟何在,下方烟暝草萋萋。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

唐代 温庭筠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春野行(杂言)

唐代 温庭筠

草浅浅,春如剪。花压李娘愁,饥蚕欲成茧。
东城年少气饥饥,金丸惊起双鸳鸯。含羞更问卫公子,
月到枕前春梦长。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唐代 温庭筠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
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
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唐代 温庭筠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欺谢客,
更即浮蚁与刘郎。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红烛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