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词,无一愁字却句句是愁,最后11字千古名句

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词,无一愁字却句句是愁,最后11字千古名句

  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词,无一愁字却句句是愁,最后11字千古名句

  雨,是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对于这种自然现象,诗人的感情却是复杂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的是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雨给人带来的喜悦,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诉说的却是在愁苦之上又添新愁的烦恼。概括来说,即雨所蕴含的人类文化情感,分为喜雨和愁雨两种。

  

imag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更漏子·玉炉香》,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一首以雨抒写愁绪的词作。全词紧紧围绕着一位思妇的离愁展开描写,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无不都构成了一种浓郁的愁境。无一愁字却句句是愁,是温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词。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温庭筠的这首《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image


  词的开篇三句“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意思是说:精美的玉炉正散发着袅袅的香烟,红色的蜡烛正流下一滴滴烛泪,这样的光影偏偏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本身是人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深藏于心的情愫,但温庭筠却以“偏照”二字,将这种情愫具象化,使人清楚的知道这座美丽的画堂中,只有玉炉之香,红蜡之泪,陪伴着这位思妇,其心中的离愁可想而知。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三句,意思是说:这位思妇眉毛上的颜色逐渐褪去,鬓发也已经散乱,在漫漫长夜里,她辗转难眠,只觉得枕被一片寒凉。从温庭筠以翠眉、鬓云来形容思妇,可见她的容貌之美。但因为“薄”、“残”、“寒”,可知她又被离愁折磨的面容枯槁、辗转难眠。总的来说,一个“愁”字将种种景物串了起来。

  

image


  上片主要是温庭筠对思妇在画堂中的情景描写,下片则是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意思是说:窗外的梧桐树,正在淋着三更时分的秋雨,丝毫不管屋内的思妇正在为离愁而伤怀。从这里的“离情”二字,可以知晓前面所说的秋思便是离情,从而整首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便明朗了。

  最后三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意思是说:秋雨连绵不停,就这样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一声声滴落到窗外的石阶上,就这样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停止。秋雨的连绵不停,说明她的离愁便连绵不断。李清照词中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之句,而温庭筠词中却是从“玉炉香,红蜡泪”的傍晚,到“三更雨”,再到“滴到明”,思妇的彻夜未眠,可见更是一个“愁”字了得。

  

image


  综观温庭筠的这首词,无疑这场雨倾注了这位思妇的离愁,使其成为了一场愁雨。尤其最后11字“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以雨声将人物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历来为人所称道,是千古名句。清人陈廷焯也在《云韶集》中评价这首词:“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句开北宋先声”。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唐代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汉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马嵬驿

唐代 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春初对暮雨

唐代 温庭筠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姿风急,声轻入夜繁。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相和歌辞。阳春曲

唐代 温庭筠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辉阁。霏霏雾雨杏花天,
帘凝春威著罗幕。曲栏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
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

唐代 温庭筠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相和歌辞。堂堂

唐代 温庭筠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
碧带迷人归不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