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路过青山曲转腰,松门楸岭背尘嚣。烟云西望孤鸿没,舟楫东来一水朝。
忠义有怀空郁郁,功名馀事漫寥寥。无人就与山西将,缓带轻裘敌自消。
闻公晦叔往廉州以诗送之
宗之潇洒玉为颜,叔夜粗疏万事宽。天与海边尝瘴疠,意令他日惯艰难。
功名自古谁能必,忠孝于今众所观。志士杀身当不顾,小人怀土但求安。
容斋书事二首 其一
南国馀梅润,东墙更竹阴。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
处冲又和颇及佛理亦次韵答之
相逢虽许借馀波,此理而今更问何。便合形骸同槁木,不须文墨骋悬河。
五千遗教元非实,三万藏书亦太多。此外别传应有路,顿根无物可渐摩。
处冲见和复次韵二首 其一
高谈无补自风波,毕竟平生意若何。万里误游梁苑囿,三年悔寄楚山河。
轩裳气味情终可,林壑风流兴已多。赖有故人真远器,会看鹏翼九天摩。
和参谋参议寻春
二老俱传正始音,春来诗思转精神。风前未展垂天翼,笔下空闻掷地金。
晓日若将开霁色,宿云先已弄轻阴。落花流水年年事,只恐桃源不可寻。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 其一
从容绍圣末,直节更谁攀。不见豺当路,悬知虎在山。
石渠聊试可,江国竟投闲。尚冀调金鼎,那知去不还。
谒满处冲归以诗赠之
八年重见各蹉跎,把酒论文奈别何。行止未应经扫地,是非安用辩倾河。
阳春属和从来少,流水知音不必多。妙语惊人慵举似,归来如学病维摩。
次韵沈公雅相庆
沈子膏粱胄,从余一草庐。几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
师范宗韩孟,源流接谊舒。艰难思报国,犹未厕朝裾。
九月二十二日秋举失利出门用中相饯夜步河上留别
太平今日古无邻,触目郊原事事新。年少自应迷鼓吹,野人终是厌埃尘。
忘怀处世思同俗,有事关心不为身。药石有能医久痼,此生宁复怨垂纶。
三月二十日游东山参议不至有诗次韵
羁怀厌朝市,逸兴薄江山。放杖嚣埃外,传觞紫翠间。
碧云犹未合,飞鸟已知还。不见高车过,重城欲上关。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 其二
永泰君臣分,钦慈母子恩。渊衷虽有在,孤迹自难论。
身去朝廷远,名垂简策尊。秪应延阁命,犹未厌舆言。
次韵宗仁弟相庆 其二
侵疆犹未复,世不乏真儒。肯使金汤地,长为豺虎区。
颓龄真病鹤,急警任飞乌。纵有藏身处,偷安岂远图。
次韵运使龙图宠示道中夜行之什
畏途千里可宵行,正是邻邦道路平。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
阴云扫地千林出,晓月凌空万骑迎。缓带驿亭留险语,春雷端使蛰虫惊。
登岘山二首 其一
五百年间一梦中,登临回首兴何穷。当时事业轩天起,此日风流扫地空。
堕泪山头春草长,沉碑江上晚烟濛。故令倦客成惆怅,目断斜阳不忍东。
陪知县夜饮泛碧斋再用前韵
暑雨初收水拍浔,溪光南北影千岑。移舟为爱玻璃阔,放盏那知琥珀深。
缓带小风来水面,倚栏凉月转天心。酒酣更驻凌波袜,直待银河夜色沉。
颜乐亭
亭名颜乐枕高山,自有行藏远契颜。玉陛不求千载遇,荜门赢得一生闲。
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馀论落人间。
次韵李伯纪舍人招饮
胸中造物可与友,笔下骚人真是奴。共传排佛似迁愈,独喜赋梅追未逋。
盘空未念鸱腐鼠,在野宁无驹束刍。时时造席闻妙语,谬辱知己非夷吾。
杨花二首 其二
漫天方作雪,糁径忽铺毡。已是春如酒,那堪尔似绵。
再和时可二首 其二
甲子公今不记句,磻溪垂钓岂其人。安心有道年年健,出语无尘莫莫新。
斗智莫争三十里,贪生何用八千春。直须准备新年醉,无地容锥未是贫。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登睦州环峰亭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五
交溪静安院见许尉题壁次韵
送黄平国倅邵武
钱塘江
还舍
和周唐献郎中登普光寺阁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 其三
寄傲轩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一
铅山道中小休
立我轩
次韵萧茂德
铅山
字瑞奇特再用前韵
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二
题仙霞岭上庵中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七
三绝句寄几先 其二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 其四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五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 其一
登召伯斗野亭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 其二
至荆州寄用中
香严寺洗足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三
又题山寺二首 其二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 其二
和璨老示双井茶纸被简板三偈 其二
小轩闲题二首 其二
和司录行县道中偶风雨有感之作六首 其五
被檄下乡督税作释负
黄兵部生辰四首 其三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四
季脩有诗求公晦颜公书元次山碑铭既而公晦和成使病者亦赋之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三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四
黄兵部生辰四首
怀邓南夫
崇安分水岭
次韵李伯纪舍人食了斋所寄石芝有感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 其四
戏题延平阁上 其一
闽县令陈梦兆鱼乐轩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
晓登严陵钓台和安止所留诗
归自郡城见道中山矾盛开
次韵光祖闲居感怀
又题山寺二首 其一
谒罗养蒙辱示长篇次韵
二月五日入都厅久坐候山甫不至厅前桃花一夜风雨落尽感事写怀
书室独坐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二
戏题延平阁上 其二
自浦城放船下建安寄庞几先 其一
送遵道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 其四
金銮两绝 其二
奉酬杨达甫见赠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七
看论语四首 其二
次韵陆时可岁暮感怀 其二
寓漳南静众寺三月晦信步到庵亭旷望久之聊寄所感
和司录行县道中偶风雨有感之作六首 其六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 其五
三月二日泛舟下延平晚泊西芹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一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六
次韵子静
过江郎岩下少驻感而有作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六
奉和司录道中二首 其二 偶成
省题笔谏诗
次韵邓志宏和吏部谢公铁字韵诗二首 其二
和司录行县道中偶风雨有感之作六首 其三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九
延平林力道阁上观水二首 其一
翁承事挽词五首 其五
萧山雪中寄季修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十
饶州张宏中挽词二首 其二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三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三
三绝句寄几先 其三
题绿波亭
邓端友临要阁五首 其五
交溪庵中因检药囊偶成
同魏季脩雪中闲步二首 其二
和向和卿尝茶
与杨如愚四首 其一
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 ...
木香花二首 其一
次韵李耸卿贺太守祷雨有应二首 其二
思安常兄
次韵酬邓天启
寄曹载德谏议二首 其一
玉山驿见周东老题诗和之
和璨老示双井茶纸被简板三偈 其一
邓端友临要阁五首 其一
汝州道中呈遵道
病减枕上五首 其三
梦得亭上
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
翁承事挽词五首 其一
入荆州学四绝句呈昭祖 其二
邑中诸公见和再用前韵 其一
留龙居士试建茶既去辄分送并颂寄之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适正
又用元韵呈时可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一
与杨如愚四首 其二
七夕三首 其三
初到临安二首 其一
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 其三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如愚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令德
泊舟延平二绝 其二
春晚书事
饶州张宏中挽词二首 其一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七
答吴济仲见寄
次韵邓志宏和吏部谢公铁字韵诗二首 其一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二
跋子静所藏鲁直书乐天八字偈
入荆州学四绝句呈昭祖 其三
和人独酌二绝 其二
延平林力道阁上观水二首 其二
郑漕生辰二首 其一
送昭远兼寄昭祖诸友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 其三
兴国灿老往漳州二偈送之 其二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六
舟中初晴
赵元述庆得子次韵
次韵俞德翁述怀二首 其二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载德
令德送余都门外眷眷惜别余恨不款作诗寄之
留别邓南夫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