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庵即事 其一
元代 :惟则
日度斜塘水气昏,石桥高柳对柴门。霜风搅树叶如雨,忽见一帆来远村。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四
郭仙清夜扣舷时,万籁秋笙月一池。千载谁传灵凤曲,羽童吟作步虚词。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三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二
白云剪作瑶坛雪,寒旭蒸开玉洞花。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
送乡僧昱晓林 其一
海雨吹花雪作堆,那时敲我竹门开。自怜水国三千里,也有乡僧问路来。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六
雪深三尺闭柴荆,岁晚无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五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白昼云阴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四
道人肩水灌畦蔬,托钵船归粟有馀。饱饭禅和无一事,绕池分食喂游鱼。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三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二
素壁光摇眼倍明,隔帘风树弄新晴。树根蛙鼓鸣残雨,恍忽南山水乐声。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一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四
锦袍花映凤池明,玉佩光摇紫府青。富贵著人如醉梦,倚门慈母眼长醒。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三
白云峰在夕阳边,目送吴云入楚天。汝到燕山却回首,三千里外又三千。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二
雨嶂烟峦翠欲流,天开图画万山头。凌霄阁上凭阑意,留与他年说旧游。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一
虬须铁面岸纶巾,胆气粗豪语逼人。二十三年不相见,却疑年少是前身。
晓行吴淞江
水转沙涂又一湾,迎船孤塔出烟岚。长江一道横风起,两岸争飞上下帆。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 其四
衲被蒙头宿火红,雪寒愁听上方钟。开门忽怪山为海,万叠银涛露一峰。
山居四景 其一
林轩飞翠隔黄尘,瑶草吹香别是春。一卷《楞伽》消白昼,从教啼鸟唤游人。
真州送别悦希云 其三
年时度雪西峰颠,蒲团永夜青灯前。坐谈生死念如水,铁石未比肝肠坚。
人事有迁谢,散聚终随缘。山川可弃友可别,初心未可轻相捐。
真州送别悦希云 其一
长淮岸岸飘风沙,沙根吹出青芦芽。我行送君君送我,笑语在眼心天涯。
三界如梦宅,四大如沤花。东来西去问归路,不知何处真吾家。
惟则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真州送别悦希云
夜坐闻蛩
登茅山天市坛
和送梁寿川之任南康医教
赠道林训上人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 其三
漕运万户某脱险于海因和韵唁之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 其一
城南楼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一
访仙洞山舟次大溪口
筚篥引
湖村庵即事
赠奕士高显卿
送乡僧昱晓林二首 其二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 其二
重登秋月楼
示友人
登西林
送时无择维那归闽
师子林即景 其一
入仙洞山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上海舟中即事
游茅山云林清远之馆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二
师子林即景 其五
径山送瑰上人归吴门
次韵送古潜县宰
送甘茂实入京
送乡僧昱晓林二首 其一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三
吴松江观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