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西林

登西林

元代 惟则

沈郁难自居,偶思散遐嘱。主丈登西林,断遐倚修竹。

遐上丛花开,飞禽自相逐。遐下清川流,水光泛嘉木。

四月风雨多,平野一时绿。长啸白日低,烟云起空谷。

俯视万化间,劳生亦何足。

诗人惟则的古诗

游茅山云林清远之馆

元代 惟则

华阳有客似重来,新见云林别馆开。寒日半岩松鹤起,腥风万壑雨龙回。

琴床流露滋瑶草,丹鼎飞春上玉梅。居者未知清且远,人间咫尺望蓬莱。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元代 惟则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三

元代 惟则

狮王一去挽不回,秋满岩谷天风哀。龙渊象薮亦多士,济济熟视宗纲颓。

谁能共扫松下屋,黄精黄独连门栽。霜林月上芋香起,指点深拨寒炉灰。

真州送别悦希云

元代 惟则

欲别不别重相携,别思已逐寒云飞。飞云一去不可得,千村万落明斜晖。

回头望吴山,满目青依依。亦如送我望我去,立尽风烟未忍归。

和送梁寿川之任南康医教

元代 惟则

君不见眼前病癖无全人,又不见杏林种全年年新。

岂如梁君小试医国手,飘飘捧檄行青春。行行东向庐江路,星渚风烟彭蠡树。

双池看瀑九江晴,五老闻钟乱山暮。我怜民物疮痍深,养生未必非其心。

元阳扶植起枯朽,一草已足酬千金。莫辞印绶非君意,虎溪未许陶公醉。

会看采药上蓬莱,长裾曳破燕山翠。

赠道林训上人

元代 惟则

角鹰一侧目,所视无穹苍,臂鞲索饱非所长。良马一振鬣,所向无穷荒,内闲待秣安可常。

丈夫心胆塞天地,身与世道为低昂。况从世外发高趣,蓬蒿岂足誇翱翔。

我怜古道满荆棘,岁晚狐兔争跳梁。今年识君谷水傍,爱君骏气如鹰扬。

愿君莫如我,学步成踉跄。愿君莫如我,用拙甘六藏。

茅舍深居,已无马师问梅子,木叶蔽膝,尚有懒瓒知南阳。

九峰之外天茫茫,寒梅欲花春在霜。兴来拂袖谢丘壑,阔视四海皆吾乡。

我有解缆歌一章,如击瓦缶无宫商。吴松江上为君歌,一发怒潮卷雪天风狂。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五

元代 惟则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白昼云阴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 其三

元代 惟则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一

元代 惟则

虬须铁面岸纶巾,胆气粗豪语逼人。二十三年不相见,却疑年少是前身。

径山送瑰上人归吴门

元代 惟则

吴门长想是吾州,城北城南半旧游。佛塔分标林野寺,客帆飞绕市河楼。

送君忽觉襟期动,老我难忘脚债酬。七十二峰看橘柚,买舟重约太湖秋。

一峰云外庵和韵四景四首 其二

元代 惟则

竹屋茶香满涧烟,绿杉深处响流泉。目前有法谁能说?落日微风一树蝉。

送乡僧昱晓林 其一

元代 惟则

海雨吹花雪作堆,那时敲我竹门开。自怜水国三千里,也有乡僧问路来。

入仙洞山

元代 惟则

入山隐隐如闻雷,山鸡角角随人飞。松风洗我市喧耳,松露洒我青萝衣。

平生结习重幽赏,会景会物情依依。谁能歌紫芝?

我当歌《采薇》,招呼云外青鸾归。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二

元代 惟则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挂帆船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四

元代 惟则

锦袍花映凤池明,玉佩光摇紫府青。富贵著人如醉梦,倚门慈母眼长醒。

吴松江观闸

元代 惟则

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

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

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成山丘。

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回。

潮波怒息捲底去,闸门又见江波怒。闸上盘涡万阵分,闸下狂澜万骑奔。

万雷吼兮万鼓发,石走沙飞乱戈甲。黄河冲破华山根,健瀑擘开青玉峡。

人言水性险且凶,不知水与人情同。情涛识浪怒且愤,不在江潮在方寸。

水险尚可避,人险终难知。人争额额罔昼夜,水争尚有潮平时。

赠奕士高显卿

元代 惟则

对客将为显卿歌,显卿去兮吾奈何。商山卿招象山暮,当代如卿亦难遇。

不须杀活谈兵围,我以气色观神机。秋鹰失兔草莽动,断道夜雪行人稀。

丹还金鼎会龙虎,海国破浪孤篷归。太初一黑荡摩里,万化白战抟空起。

何曾一路无死生,观者纷纷少知此。西来访古昆崙丘,拔剑夜舞呼苍虬。

登白鹤兮问王屋,汗漫长歌紫芝曲。相逢安得闻此歌,共笑人间残局多。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六

元代 惟则

雪深三尺闭柴荆,岁晚无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赠弟仁远入京四首 其三

元代 惟则

白云峰在夕阳边,目送吴云入楚天。汝到燕山却回首,三千里外又三千。

筚篥引

元代 惟则

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

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惟则

惟则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