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唐代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
赠内子
江亭夕望
闻哭者
观幻
人定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赠江客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对酒吟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弹秋思
花下自劝酒
青龙寺早夏
眼暗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玩止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池上寓兴二绝
感旧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 其二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养竹记
重寄(一作重寄元九)
秦吉了
一七令·诗
钵塔院如大师
观儿戏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
劝酒十四首 其七
湖亭望水
题岳阳楼
宿荥阳
新沐浴
寒食野望吟
晚秋夜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春暖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
柘枝妓
九日寄微之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寄张十八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上阳白发人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且结后期
杂曲歌辞。浩歌行
赠诸少年
和荅诗十首 其一 和思归乐
赠郑尹
放言五首 其四
和荅诗十首 其七 和松树
新乐府 昆明春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掩之唱和感今伤昔…题于卷后
游襄阳怀孟浩然
题元八溪居
荅元奉礼同宿见赠
答劝酒
梦得相过援琴命酒因弹秋思偶咏所怀兼寄继之待价二相府
放言五首·其二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偶吟
潜别离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呈梦得
长相思·汴水流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钱塘湖渐行
病中诗十五首。卖骆马
哭微之二首 其一
梦旧
新岁赠梦得
送客归京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采地黄者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云门寺
涂山寺独游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狐泉店前作
秋虫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忆江南·江南好
香山寺二绝
周至县北楼望山 自此后诗为畿尉时作。
春来
早夏游平泉回
自咏五首 其四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放言五首·其四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天可度-恶诈人也
邯郸冬至夜思家
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过天门街
凉夜有怀
梦上山(时岩疾未平)
宿灵岩寺上院
红线毯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禽虫十二章 其六
雨中访崔十八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
斋居春久,感事遣怀
与元微之书
疑梦二首
秦中吟十首。议婚(一作贫家女)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禁中寓
秦吉了-哀冤民也
如梦令 其二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李夫人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赠举之仆射
辱牛仆射一札寄诗篇遇物寄怀情
自戏三绝句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
花非花·花非花
闲游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代鹤
太湖石
重寻杏园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时为校书郎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四年春
闺妇
履道西门二首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继和之
青门柳
早春独登天宫阁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后序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曲江有感
答客问杭州
不能忘情吟
官牛
山中五绝句。涧中鱼
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称叹不足以诗美之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八
大林寺桃花
西楼独立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把酒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望月有感
和荅诗十首 其三 荅桐花
咏身
禽虫十二章 其十二
杨柳枝词
竹枝词四首
酒筵上荅张居士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杂曲歌辞·浪淘沙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时为河南尹)
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洛城东花下作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
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
杭州春望
黑潭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