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也知作妇古称难,但得宁馨百虑宽。莫念高堂双白发,殷勤我自劝加餐。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二
千林落叶舞婆娑,冬景无聊可奈何?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
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
哭阿嫂三首 其三
独自推敲独捧樽,思君无处不销魂。可能暗里来随我,月夕风晨再叙论。
夏夜与大兄话别
欲留无计泪盈盈,絮语缠绵到几更。点点流萤穿户版,纤纤凉月漾帘旌。
愁怀莫遣空怜我,离恨难消每送兄。有酒今宵须尽醉,明朝相忆隔山城。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翁兮莫谓受多磨,命困前因可奈何?我亦沉沦无片善,空怜岁月已蹉跎。
思乡二首 其二
罗衣消瘦怯春寒,案上楞严已不看。想得故园今夜月,更无人倚玉栏杆。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风来翠竹影摇金,隐约疏帘漾绿阴。睡起昼长无个事,曲栏斜倚听蝉吟。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
相思何必太伤情,未了今生拟再生。自古佳人难到老,须知日月有亏盈。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香飘丹桂报新秋,有志功名未白头。弹指千军横扫去,锦标联夺步瀛洲。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水汀洲。
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他日兰房归去后,也应魂梦恋清幽。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一
一天烟雨怅离群,叠叠愁怀若个分?几度柴门闻犬吠,呼童久候却非君。
咏兰草二首 其一
也知呈彩斗春光,谷隐岩栖岁月长。羞学路旁桃李艳,一生淡素总芬芳。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珠廉不卷怯秋风,弱质何堪病屡攻?云髻懒添双鬓绿,玉钗剔尽一灯红。
光阴荏苒愁城里,岁月消磨药碗中。最是夜来眠不得,拥衾怕听雨叮咚。
怀阿嫂二首 其二
西风瑟瑟雨丝丝,一度登临一度思。欲写家书何处寄?迷离山色路参差。
看花(1)
绣馀结伴下妆台,姊妹花看次第开。吟到绿阴深处去,新诗应带晚香来。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先生学不让人先,压倒文坛翰墨筵。潇洒琴书忘俗虑,优游山水结诗缘。
雕龙文笔追前辈,吐凤才情出少年。他日春风看及第,锦标夺得姓名传。
勉学二首(1) 其二
云舒云卷日悠悠,转瞬春归又入秋。有志功名当努力,韶华逝水去难留。
送国瑞侄女
床联风雨喜同心,数载相依直到今。绣凤窗前陪昼永,吟诗灯下伴更深。
黯然折柳情难尽,行矣临歧泪满襟。从此知音人远隔,高山流水冷瑶琴。
送别阿姊
忍泪独含情,归舟一叶轻。送君还旧府,喜鹊近家迎。
薄暮独坐
秋光暗淡嫩凉天,风雨萧萧更寂然。独坐黄昏谁是伴?一龛灯火一炉烟。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夏夜感怀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咏白梅
乡愁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深院月 寄怀阿嫂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嘱燕子
四弟久客台州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秋日遣怀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二 。
秋夜不寐
送别二首 其二
寄怀阿嫂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述怀三首 其三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勉学二首(1) 其一
思儿
怀念
送别二首(1) 其一
赠小姑墨娟女史(1)
晏夜(1)
寄陈怡萱女史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一
春暮有怀国瑞侄
暮秋偶成
次韵书怀(1)
咏种菜(1)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怀阿嫂绣云女史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哭亡媳三首 其二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和纪姑公五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送四弟归里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咏竹夫人(1)
登天台山
月夜抒怀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追祭阿嫂墓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