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三载依依判袂难,那堪露重晓风寒。送君惟恐伤君意,有泪临歧不敢弹。
送大兄
十点钟残夜半时,炉香欲尽细如丝。阿兄莫话分离事,话到分离更惹悲。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前因排定莫因人,历历回思更惨神。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但愿精灵犹宛在,暗培兰桂满庭春。
妆罢偶成
一庭红影上帘钩,妆罢低徊下小楼。今日特盘时样髻,明朝真个懒梳头。
述怀三首 其一
俗虑多多累我忙,诗书文字已全荒。羞随邻女夸娇艳,懒向旁人说短长。
历遍尘途知险阻,尝深世味感炎凉。闲愁满抱凭谁遣,听雨看花倚石床。
咏水仙二首 其二
纷纷红紫总堪夸,我独潜身在水涯。霜比姿容冰比骨,羞随群卉斗繁华。
怀阿嫂二首 其二
西风瑟瑟雨丝丝,一度登临一度思。欲写家书何处寄?迷离山色路参差。
留别四弟
怕折河梁柳一枝,匆匆无计阻归期。魂销驿路难留际,肠断歧头欲别时。
先志久湮弟确继,青春不再汝须知。他年浪好乘风破,早报佳音慰我思。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孤灯照雨助愁思,形影凄凉守穗帷。君太无情抛我去,男婚女嫁独支持。
临江仙 寄怀阿嫂
虫韵风声添寥寂,新寒初透帘前。无情日月又经年。
黄花香满径,不觉已秋天。
记得故园欢聚处,而今回首依然,雪泥犹认旧因缘。
衷情何处诉,和泪托云笺。
春晴即事(1) 二首
绮窗蛛网结新晴,一抹微烟竹外横。拾得红罗手帕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待月二首
笛管新篁拔玉青,檐前树木映窗棂。梦回深夜不成寐,倚柱无言立小亭。
登天台山
层峦耸翠接云中,俗虑消除眼界空。竹茂风和真福地,水流人静是禅宫。
迢迢岭树笼烟碧,叠叠山花映日红。尘梦依稀惊欲断,一声清磬一声钟。
饯别步大兄原韵
一曲骊歌酒一觞,年年攀折恨垂杨。匆匆归棹随流水,脉脉愁怀对夕阳。
霜逼秋深山落木,寒催风急雁分行。临歧不忍轻垂泪,恐惹阿兄更断肠。
咏竹夫人(1)
本来素质是喗筼筜,流落人间七宝床。但愿郎心坚似铁,应怜妾命薄如霜。
抱来能解深宵热,睡去同分午夜凉。漫道秋风传信至,生来有节惯空房。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支离无奈度韶光,一日浑如一岁长。却恨黄泉音讯杳,空挥双泪断愁肠。
嘱燕子
爱栽松竹爱培花,庭院幽闲静不哗。吩咐画梁双燕子,莫寻春色到邻家。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三
金兽香消银蜡残,钟声断续夜漫漫。如何迢递关山隔,有梦寻君到也难。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纤腰瘦尽减罗衣,转瞬而今景物非。断续砧敲明月冷,凄清虫语晓星稀。
烟横古木疑云护,风卷残丝若絮飞。惆怅玉关秋已老,红芳绿晕久相违。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东篱久盼菊花黄,节到而今不吐芳。莫谓风尘无赏识,故含幽质骗重阳。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春日寄怀外子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冬雨夜坐
赠小姑墨娟女史(1)
咏兰草二首 其二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思儿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夏夜感时
送别二首(1) 其一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送国瑞侄女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一 。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听蛙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夏日即景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菩萨蛮 春暮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一
小楼夜雨
中秋夜
看花(1)
送别阿姊
秋夜不寐二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深院月 寄怀阿嫂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一
春暮有怀国瑞侄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春晴即事(1) 其二 )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四弟久客台州
思乡二首
冬夜看月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赠小姑
和二姑《看花》原韵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二 。
寄怀十四嫂
丁酉(1) 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 解馆二首 其一
哭亡媳三首 其二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重九和韵
寄怀阿嫂
薄暮独坐
秋日遣怀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