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笛管新篁拔玉青,檐前树木映窗棂。梦回深夜不成寐,倚柱无言立小亭。
临江仙 寄怀阿嫂
虫韵风声添寥寂,新寒初透帘前。无情日月又经年。
黄花香满径,不觉已秋天。
记得故园欢聚处,而今回首依然,雪泥犹认旧因缘。
衷情何处诉,和泪托云笺。
送别二首(1) 其一
一曲阳关忍泪挥,功名无奈两暌违。临歧执手无他嘱,衰老高堂要早归。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 。
举目山河欲断魂,心萦往事恨难论。尘封鸾镜慵梳洗,袖角襟前尽泪痕。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节无聊觉昼长。戏马雄风今忆项,落霞绮赋叶怀王。
枫留残叶千林赤,菊绽奇葩一径黄。此日茱萸人插尽,凝情骨肉怅他乡。
登天台山
层峦耸翠接云中,俗虑消除眼界空。竹茂风和真福地,水流人静是禅宫。
迢迢岭树笼烟碧,叠叠山花映日红。尘梦依稀惊欲断,一声清磬一声钟。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清宵枕畔泪盈巾,幸有灵魂间可亲。更添晓钟初动候,梦回不见玉楼人。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二
高山流水少知音,曾访成连海上琴。独愧此身闺阁里,锦葵空有向阳心。
送国瑞侄女
床联风雨喜同心,数载相依直到今。绣凤窗前陪昼永,吟诗灯下伴更深。
黯然折柳情难尽,行矣临歧泪满襟。从此知音人远隔,高山流水冷瑶琴。
观剧
箫管声中晓雾开,暂随女伴傍歌台。痴心暗祷诸天佛,时为高堂赐福来。
奉和弼卿夫子(1)
数仞宫墙唤奈何,山鼷无腹饮长河。才惭道蕴趋庭少,诗到青莲搁笔多。
霜气黄催千树橘,秋风绿褪一池荷。奎垣此夜星应聚,莫负高轩此度过。
自悼
心类冰泉万念休,垂帘镇日泪双流。身如病骥愁长道,人似寒蝉填早秋。
恨海莫填天莫补,前因难问命难由。一腔孤愤凭谁诉?觅句拈毫自写忧。
送别阿姊
忍泪独含情,归舟一叶轻。送君还旧府,喜鹊近家迎。
归宁客中有感(1)
秋风今又响庭梧,客里光阴快也无?为问遥天来去雁,可能传字到金湖。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怕看月照画眉窗,映得空房影不双。恨煞黄泉难共到,茕茕有泪对寒釭。
送别二首(1) 其二
日催槐影上帘旌,快整征衫趁晓晴。此去劝君休惜别,男儿所志在功名。
哭亡媳三首 其一
或归西土或升天,哭汝无聊嘱汝前。今世可怜来诳我,他生休结不长缘。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泪洒愁城百念灰,浮生泡影费疑猜。伤心纵有相思句,鸿雁无方到夜台。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几日无聊掩碧纱,那堪春在病中奢。无情最是东风起,吹到窗前尽落花。
怀阿嫂二首 其二
西风瑟瑟雨丝丝,一度登临一度思。欲写家书何处寄?迷离山色路参差。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柳絮三首 其一
咏种菜(1)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述怀三首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和游士曹君原韵(1)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寄陈怡萱女史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勉学二首(1) 其二
四弟久客台州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读绮怀诗(1) 其二
夏夜与大兄话别
月下感怀(1)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寄怀十四嫂
赠小姑墨娟女史(1)
哭亡媳三首 其三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
赠别阿兄归里(1)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二 。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赠小姑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捣练子 (1) 晓起
菩萨蛮 春暮
述怀三首 其三
咏水仙二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月夜抒怀
看花(1)
春暮有怀国瑞侄
雁声
思乡二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薄暮独坐
登天台山感赋
重阳有感二首 其二
春晴即事(1) 其二 )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春雨初霁(1)
冬日遣怀
和纪姑公五首 其二
深院月 寄怀阿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