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一日犹如一岁长,金湖雉水两茫茫。多时吟就相思句,怕惹相思懒寄将。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深闭柴门掩绛纱,只缘惜静避喧哗。耽疏不入时流辈,一味长吟度岁华。
送别二首 其二
宝鸭香烧尽,寒风四面撞。思君眠不得,无语对银釭。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孤灯照雨助愁思,形影凄凉守穗帷。君太无情抛我去,男婚女嫁独支持。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韶光弹指岁将阑,霜染枫林树树丹。梅影参差分外瘦,竹枝黯淡字中寒。
数行锦字传来易,一曲阳春和到难。安得湖山佳胜地,与君事业寄鱼竿。
哭亡媳三首 其一
或归西土或升天,哭汝无聊嘱汝前。今世可怜来诳我,他生休结不长缘。
哭阿嫂三首 其三
独自推敲独捧樽,思君无处不销魂。可能暗里来随我,月夕风晨再叙论。
乡愁
雨雨风风添暮寒,故园望去路漫漫。众人哪解思亲渴?有泪多从暗里弹。
怀念
百岁因缘一旦休,返魂无术恨悠悠。不堪回首当年话:尔我相偕到白头。
薄春即事(1)
细雨霏霏薄暮时,寒风入户冷难支。深闺终日无闲暇,才罢金针又赋诗。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前因排定莫因人,历历回思更惨神。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但愿精灵犹宛在,暗培兰桂满庭春。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抛却金针过石台,群花历乱桂花开。一年好景难辜负,几度踌躇去复来。
冬雨夜坐
钟残漏尽五更天,绮阁吟诗尚未眠。一阵暗香风送到,梅花窗外雨绵绵。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纤腰瘦尽减罗衣,转瞬而今景物非。断续砧敲明月冷,凄清虫语晓星稀。
烟横古木疑云护,风卷残丝若絮飞。惆怅玉关秋已老,红芳绿晕久相违。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一 。
回思往事已凄凉,病骨恹恹懒下床。一任菱花尘渍满,久慵膏沐久慵妆。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曾教眉黛窥双镜,剩得云罗花一箱。
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
送尧儿(1) 肄业法校(2) 临别口占
也识承欢好,求学要远离。寒温谁护惜,饮食自扶持。
霜重眠宜早,风严起要迟。叮咛儿确记,莫累倚闾思。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风来翠竹影摇金,隐约疏帘漾绿阴。睡起昼长无个事,曲栏斜倚听蝉吟。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东篱久盼菊花黄,节到而今不吐芳。莫谓风尘无赏识,故含幽质骗重阳。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春晴即事(1) 其二 )
登天台山感赋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冬夜看月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送别阿嫂(1) 二首
追祭阿嫂墓
登天台山
晓梦二首 其一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伴梅
春日自感
思儿
春暮有怀国瑞侄
月下感怀(1)
病后得句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五 。
咏白梅
夏夜感怀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思乡二首
哭阿嫂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留别四弟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饯别步大兄原韵
春雨初霁(1)
小楼夜雨
春日寄怀外子
自悼
奉和弼卿夫子(1)
四弟久客台州
送国瑞侄女
咏柳絮
归宁客中有感(1)
咏水仙二首 其一
和游士曹君原韵(1)
秋夜不寐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咏种菜(1)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一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一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鹧鸪天 暮春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