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流莺啼碎残红落,游丝牵绕秋千怯。景物正无聊,愁怀借酒消。
寒风飘绣幕,人瘦怯衣薄。独自怕凭栏,春光冷又残。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一
纵观世界起长愁,物换星移恨且悠。便是有心多感慨,那堪开口问沉浮?
茫茫大陆如棋局,耿耿私怀抱杞忧。理乱不闻时不晓,闲情让与水中鸥。
追祭阿嫂墓
寒烟满径锁难开,赑屃累累卧绿苔。今日亲携一杯酒,远山遥水吊君来。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黛眉消尽倩谁怜,摇曳西风绾暮烟。几欲随君姿态袅,那堪催我恨愁绵。
阳关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
乡愁
雨雨风风添暮寒,故园望去路漫漫。众人哪解思亲渴?有泪多从暗里弹。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凋残花柳景殊非,感昔伤今泪暗挥。独有多情松菊在,青阴不改待人归。
自悼
心类冰泉万念休,垂帘镇日泪双流。身如病骥愁长道,人似寒蝉填早秋。
恨海莫填天莫补,前因难问命难由。一腔孤愤凭谁诉?觅句拈毫自写忧。
薄春即事(1)
细雨霏霏薄暮时,寒风入户冷难支。深闺终日无闲暇,才罢金针又赋诗。
春晴即事(1) 其二 )
年年春好锦堤游,江色和烟槛外流。细数落花因坐久,蜻蜓飞上玉搔头。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无计寻君再唱随,暌违两地莫齐眉。寸心记得临终语,嘱我殷勤抚幼儿。
述怀三首 其三
幽怀潇洒恼纷争,尽日帘垂爱景清。书画堪依怡夙志,米盐无奈累浮生。
高人邀月金樽醉,逸士临风玉笛横。此福何年修得到,永抛今昔不平情!
丑奴儿(1) 送春
无情春色难留住,雨又终宵,风又连朝,怕见飞花过板桥。
重门深掩人憔悴,冷了诗瓢,瘦了吟腰,鹦鹉帘前说寂寥。
暮秋偶成
丹凝枫叶水盈波,转瞬春归秋又过。家务纷纭难自料,徒教终日锁双蛾。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也知作妇古称难,但得宁馨百虑宽。莫念高堂双白发,殷勤我自劝加餐。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孤灯照雨助愁思,形影凄凉守穗帷。君太无情抛我去,男婚女嫁独支持。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 。
举目山河欲断魂,心萦往事恨难论。尘封鸾镜慵梳洗,袖角襟前尽泪痕。
菩萨蛮 春暮
听蛙
小雨廉纤四望空,鸣蛙阁阁近房栊。问安已了无他事,只为沉吟坐漏终。
送别阿姊
忍泪独含情,归舟一叶轻。送君还旧府,喜鹊近家迎。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读绮怀诗(1) 其二
寄陈怡萱女史
赠小姑
秋夜不寐
待月二首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晏夜(1)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归宁客中有感(1)
观剧
勉学二首(1) 其二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二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思乡二首 其二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月夜抒怀
夏夜与大兄话别
送阿兄
咏种菜(1)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三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咏竹夫人(1)
深院月 寄怀阿嫂
即事赠二姑墨娟
晏坐不寐(1)
咏水仙二首 其一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四
饯别步大兄原韵
咏兰草二首 其二
冬雨夜坐
看花(1)
送四弟归里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春日闲居
寄怀十四嫂
述怀三首 其一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叠《山居》原韵
次韵书怀(1)
咏柳絮
雁声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冬夜看月
悼亡夫十五首 其九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