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独自推敲独捧樽,思君无处不销魂。可能暗里来随我,月夕风晨再叙论。
秋日病中二首 其二
恹恹罗帐怯轻寒,肌骨消磨衣带宽。病里却无佳趣味,遣愁惟有借书看。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深深绿草闭重门,昔是今非总断魂。满地落花人不见,一轮明月伴黄昏。
寄怀阿嫂
银河耿耿兮玉漏沉,月色横斜兮夜已深。倚阑干兮不寐,听四壁兮虫吟。
中夜思君兮停素琴,永怀惆怅兮步花阴。关山远隔兮谁为知音,聊赋短章兮以写余心。
盼归来兮谈笑酒盈斟。
暮秋偶成
丹凝枫叶水盈波,转瞬春归秋又过。家务纷纭难自料,徒教终日锁双蛾。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珠联璧合总蹉跎,红袖青衫困网罗。欲问彩云何处散,那堪好事几回磨?
怀才不遇嗟埋没,有貌无缘叹坎坷。举首问天天不语,读书每叹苦人多。
落花有感
惆怅连宵雨并风,飞花逐水任西东。飘摇荒道残阳里,点染疏窗晓雾中。
大抵荣枯关气数,莫将零落怨天公。古来英杰知多少,一样沉沦与尔同。
送尧儿(1) 肄业法校(2) 临别口占
也识承欢好,求学要远离。寒温谁护惜,饮食自扶持。
霜重眠宜早,风严起要迟。叮咛儿确记,莫累倚闾思。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
相思何必太伤情,未了今生拟再生。自古佳人难到老,须知日月有亏盈。
春晴即事(1) 二首
绮窗蛛网结新晴,一抹微烟竹外横。拾得红罗手帕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思儿
吴山楚水路参差,卜尽归期信息迟。知否漫天风雪夜,正是肠断盼儿时?
叠《山居》原韵
长诵金刚般若经,逍遥物外养虚灵。居因近竹心无俗,性喜培花手不停。
细草作裀流作枕,远山为户石为屏。松林反照天然画,一路樵歌醉后听。
送别二首(1) 其二
日催槐影上帘旌,快整征衫趁晓晴。此去劝君休惜别,男儿所志在功名。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前因排定莫因人,历历回思更惨神。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但愿精灵犹宛在,暗培兰桂满庭春。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一
行行无计挽归航,欲整离筵怕举觞。君向南飞侬向北,堪嗟不及雁同行。
中秋夜
今宵明月正团栾,举酒临风独自看。为问天涯同此夜,几人愁苦几人欢?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几日无聊掩碧纱,那堪春在病中奢。无情最是东风起,吹到窗前尽落花。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节无聊觉昼长。戏马雄风今忆项,落霞绮赋叶怀王。
枫留残叶千林赤,菊绽奇葩一径黄。此日茱萸人插尽,凝情骨肉怅他乡。
晓梦二首 其一
金炉香烬篆烟飘,剪剪和风透绛绡。绣阁春深迷晓梦,一声惊破卖饧箫。
哭阿嫂三首 其二
茫茫哪个是知音,顿冷诗筒久废吟。一自子期身死后,从今不鼓伯牙琴。
送别阿姊
忍泪独含情,归舟一叶轻。送君还旧府,喜鹊近家迎。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秋夜不寐
晓梦二首 其二
咏白梅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五 。
春日闲居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哭阿嫂三首 其三
吊韦生秋痕
赠小姑墨娟女史(1)
登天台山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和二姑《看花》原韵
勉学二首(1)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四
春暮有怀国瑞侄
思乡二首
临江仙 寄怀阿嫂
秋日漫题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述怀三首 其三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述怀三首 其一
归宁客中有感(1)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冬日遣怀
春雨初霁(1)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月夜抒怀
春日寄怀外子
哭亡媳三首 其一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寄陈怡萱女史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咏水仙二首 其二
重九和韵
即事赠二姑墨娟
待月二首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夏夜感时
嘱燕子
送四弟归里
留别四弟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四弟久客台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