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纵观世界起长愁,物换星移恨且悠。便是有心多感慨,那堪开口问沉浮?
茫茫大陆如棋局,耿耿私怀抱杞忧。理乱不闻时不晓,闲情让与水中鸥。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风潇潇,雨潇潇。杜宇声声唤小桥,春寒逗碧绡。
思迢迢,恨迢迢。人隔溪山第几条?归期在那朝?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遥天珠玉共秋霏,但见诗归人未归。无限相思无限恨,乘风直向冶湖西。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先生学不让人先,压倒文坛翰墨筵。潇洒琴书忘俗虑,优游山水结诗缘。
雕龙文笔追前辈,吐凤才情出少年。他日春风看及第,锦标夺得姓名传。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可怜千里共婵娟,玩月无心背月眠。何处鸡鸣贪报晓?教人有梦未能圆。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清宵枕畔泪盈巾,幸有灵魂间可亲。更添晓钟初动候,梦回不见玉楼人。
送大兄
十点钟残夜半时,炉香欲尽细如丝。阿兄莫话分离事,话到分离更惹悲。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去年离别陇头东,芳信而今总未通。玉萼应开冰雪里,香魂常驻水云中。
灞桥吟兴豪犹在,庾岭行踪梦已空。不识窗前春到否,江南江北问飞鸿。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韶光弹指岁将阑,霜染枫林树树丹。梅影参差分外瘦,竹枝黯淡字中寒。
数行锦字传来易,一曲阳春和到难。安得湖山佳胜地,与君事业寄鱼竿。
晓梦二首 其一
金炉香烬篆烟飘,剪剪和风透绛绡。绣阁春深迷晓梦,一声惊破卖饧箫。
伴梅
亭亭瘦骨傲群芳,雪压霜催更吐香。我特伴梅梅伴我,与君一味爱清凉。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 。
举目山河欲断魂,心萦往事恨难论。尘封鸾镜慵梳洗,袖角襟前尽泪痕。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暑往寒来疾似梭,闲中岁月易蹉跎。兰生幽谷人知少,骥伏空槽情慨多。
佳句离情传纸笔,素怀英气壮山河。从来豪杰成名晚,归向芸窗再琢磨。
寄陈怡萱女史
愧我雕虫技,深蒙汝不嫌。诗才无日进,别恨逐时添。
穷达皆关数,荣枯岂问天?敢将心里事,遥寄与君瞻。
咏兰草二首 其二
疏篱报道已生花,小步游观日影斜。具此孤高真品格,不从人世斗繁华。
秋日遣怀
消磨气概鬓成丝,况遇年荒岁歉时。积恨已深何日遣?怀愁难诉别人知。
携壶漫醉将完酒,搦管闲抄未定诗。愧我御穷无善策,典衣卖画强支持。
夏日即景
桐影松阴拂簟凉,逍遥随分度时光。一庭修竹生清籁,半亩新荷吐暗香。
剖瓮自斟新酿酒,呼僮且扫旧吟床。安居一世贫无虑,何用仙人辟谷方。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光阴虚度几重阳,历历回思付故乡。霜逼枫林千树赤,风催菊蕊一篱黄。
诗情不管人情乱,游兴聊同酒兴狂。此日登高临绝顶,尘寰俗虑已全忘。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懒问荣枯事,红尘困此身。琴书聊作伴,花月且为邻。
性僻难随俗,愁多易损神。深闺弹一曲,遥寄赏音人。
春闺二首 其一
海棠庭院月轮含,枕簟轻寒晚梦酣。燕子不知人意绪,无端梁上语呢喃。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冬夜看月
哭阿嫂三首 其二
妆罢偶成
待月二首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赠小姑墨娟女史(1)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一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咏白梅
春日自感
述怀三首 其三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二
晏坐不寐(1)
送别阿姊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和游士曹君原韵(1)
春晴即事(1) 二首
丑奴儿(1) 送春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 其三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五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寄怀阿嫂
夏夜感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冬雨夜坐
看花(1)
临江仙 寄怀阿嫂
重阳有感二首 其二
送阿兄归里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一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二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夏夜感时
晏夜(1)
送尧儿(1) 肄业法校(2) 临别口占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一 。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春雨初霁(1)
菩萨蛮 春暮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春日闲居
送国瑞侄女
重阳日和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