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五溪深处失樵踪,曲曲溪声烟雾重。石压高坪出新柳,一条堤指紫霄峰。
送澹归住丹霞二首 其二
才出山门已望来,两人心事共徘徊。吾侪不是伤离别,万古真风待汝回。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沧茫巨浸浪滔滔,只怕无风自著篙。多少弄潮人在岸,等閒馀韵落波涛。
闰中秋玩月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休更怀宿昔,尔乃矜目前。
万古清光偏,明暗分后先。暗先难为明,明后谁独怜。
且尽今夜欢,夜夜青霄寒。顾影成阴霾,遮莫疑当时。
十一尤
终岁满林白,重烟隔上头。定教寒里见,不遣入春流。
丁普益居士有住山意订之以诗
野人秪合居岩壑,正拟诛茅乐大年。闻子亦能同此意,却誇吾道有真传。
净成即事
日上高山影渐低,万峰松竹醉如泥。万方相视谁同异,上界分剂有觉迷。
短景易从千劫量,遐龄偏与一毫齐。此心知向何人道,我自东行汝自西。
文玉居士七十一歌
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大宝不必位。世间所重谁仁贤,况复降心归善逝。
法交犹忆十年前,十里香花拥法筵。选佛君家半筹室,阶前玉树犹翩翩。
江门一别江水深,烽烟云水两浮沉。三老重来秋再半,闻君慕道同初心。
白衣护法如护己,等视群生如一子。大觉金仙曾有言,长寿因缘秖有此。
祝君从此更七十,存心济物长如佛。
雨后牡丹二首 其二
幽姿莫倚洛阳时,帏帐家家若为谁。不似山间风味永,青青犹故一枝枝。
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
吾爱臧子源,慕义行哭秦。时乖事弗行,挥戈绝陈琳。
瞋目声琅琅,投命毕君亲。陈容起坐侧,激烈气冲巾。
宁与臧生死,不同将军生。一日杀二士,坐客泪涔涔。
吾爱孔文举,正气淩星辰。鸿名喿海内,兰艾难为林。
抚尸诣京兆,哀恻愿相徇。吾爱唐魏徵,努力为良臣。
耻君非尧舜,切谏终其身。吾爱狄梁公,北斗南一人。
不欲知谮名,俛仰涤素襟。乱政弗逆指,志在归庐陵。
脯醢暂适口,供疾维术参。从容将忠款,卒以返唐庭。
吾爱武攸绪,弃官隐嵩岑。盛夏居石室,冬巢茅菽深。
释服买良田,混俗同耦耕。中宗召问道,再拜还崚嶒。
丈夫遇不齐,所贵在寸心。宠辱酬当时,明昧亘中情。
屋漏讼秋毫,岂以谋身名。
孤吟三首 其三
不是无心为后昆,都缘惭负昔时闻。羚羊挂角无踪迹,一簇金羁向白云。
雨打牡丹花残二首 其二
试问枝头知未知,岂堪惆怅忆当时。洛阳箫管终难尽,只是人心有盛衰。
话月堂纪梦
梦里还山亦当归,紫霄深处稻花肥。三间茅屋仍依树,一径松风尚掩扉。
蝴蝶岂知身是幻,庄周应笑我犹非。鸡声枕畔蘧蘧觉,话月堂前灯影微。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庐峰有寺不容住,瓢笠随身一锡轻。忍见袈裟甘俯伏,非关高视猎清名。
赠吴副戎二首 其一
护生福国得长寿,西竺金仙曾有言。欲进南山惭野服,敢持半偈祝军门。
示广慈侍者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摘茶八首 其四
日暖气初敛,抽芽畏春霖。蒸焙贵当时,活火候晴岑。
睡足与禅足,一杯松风吟。傥家安足识,相对维白云。
宁可作苍头,不慕王侯珍。绝色当谁辨,素涛兼玉尘。
予意岂在兹,七盌无馀心。一日两三回,振枯散遐襟。
此味播九区,陆羽非知音。
偶得辛丑八月上华首台作不觉潸然复用原韵成诗聊写怀抱时庚申七月 ...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难忘涓滴成孤负,虚愿何曾到眼边。
送文水祖太守持服北归
望云日日暗伤神,凶信传闻倍苦辛。慈母已归安养国,孤儿痛怆贤劳身。
遥知灵炬传清泪,自著麻衣挹素尘。任是群氓攀去辙,难留五马驻通津。
山居十首 其三
坐石何年到夜深,临溪松竹已成林。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每当寒到知身老,灯暗香残怯曙襟。
挽愿海
国久无真忠,忠者多见戮。家久无真孝,孝者先无禄。
为孝岂凶德,老病宜孤独。秋中痛吴门,气咽不能续。
再展海云章,零泪继宵夙。天高霜气寒,林空山木秃。
代谢中恒然,老少相往复。委运付生平,饥食聊自足。
早不闻孝思,使汝长受福。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诃林菩提树
严霜篇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九日同尘异登双镜楼
秋思二首 其二
偶感二首 其一
七阳
伦太守昆仲杨文学以贞过访
雨打牡丹花残二首 其一
杨无见居士书来以诗示之
病起谢冯介臣居士施药
示何别传
不忧死四首 其四
示法液何居士
四豪
关中吟十首 其五
赠严殿生三首 其一
初春怀石鉴栖贤
不忧死四首 其一
四支
耕田二首 其一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一
刘别驾莘叟入山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六
孝子吟
古诗十九首 其八
不忧死四首 其二
二箫
汀州道中忆老母
四季雁四首 其二
寄澹归二首 其一
五歌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一
用韵酬阿字时阿字以结茅留江州
秋兴八首 其八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八
寄黄师古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七
眼昏
题文衡山画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
哭阿字无子二首 其二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一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三
柬伦太守
复梁同庵庞若云两居士
寄黄山还生二首 其二
次韵答杨伊水
初春闻顿修至丹霞
疾风
雪木书记同鉴光行乞临川二首 其一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重阳先一日文日送白菊命行者和茗稍觉后时戏作
秋怀八首 其四
题燕杏图
不饮酒二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