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法界何曾有短长,长生路上见参商。馀年频送春花落,掩室都忘秋叶黄。
万里寒空人寂寂,千峰残月晓苍苍。箜篌妙指无宵昼,却教门庭事更忙。
上巢云二首 其一
曾托溪云留半间,十年椎拂未尝閒。已随梁燕辞秋社,又逐霜鸿入楚山。
浅草尚多戎马迹,高原休笑鹿麋顽。朝看湖水连天白,拟傍西峰共设关。
久雨弗止
天泽岂厌多,春泥行深耕。九州沾易满,一暴新苗焚。
阳石不可鞭,草木倚玄冥。宁使白日烈,不愿天无云。
烈日枝可濯,土乾根难萌。犹忧榆筴后,田上无焦明。
二月使蔬足,三四稻粱生。稻粱终岁望,蔬蓏四时更。
讵直予中心,普天翳同情。盼盼祥风起,濛濛垤鹳鸣。
不以柴门掩,眷焉怀暂晴。
雪中上净成
一病沉沉夏复秋,已将身世等蜉蝣。盘空未尽千峰势,坐石重看三峡流。
恩大难酬尘刹愿,道衰徒负几人忧。波波揭揭成何事,冒雪还应到上头。
樵山新篁吟赠同庵道者
新篁林下势凌霄,雪干霜筠未可骄。枝叶何曾轻一放,分明高出万千条。
题拄杖二首 其一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
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
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
春日送许逸林明府行取入京
几年民瘼赖谁求,邑有神君四境休。百里津梁无斥堠,三春风雨是田畴。
升闻自是铨衡事,子惠殊为闾井忧。入对更祈陈利病,野人斫额祝安流。
秋思二首 其二
山临海岸烟波近,不到霜深寒已知。燕畏高秋辞社早,雁疑残渚向南迟。
风吹白草终何处,日丽黄花曾几时。岂爱披云作长啸,石门风树正相思。
南阳李鉴湖寄桃杏核各数百颗
武陵不可入,岂复访蓬瀛。中州有奇士,携家来海滨。
选胜丹之丘,侨居最上层。琴书藏石室,鸡犬云中鸣。
皇天何辽辽,激烈星辰横。伯氏不吹埙,悽恻泪沾巾。
家人怀桑土,扶榇向舂陵。云烟还长空,丘壑付隐沦。
墨池后芳泉,紫玉绍金轮。昔居不种桃,始以见厥心。
今寄维缃核,千里托中情。释此毋片言,当歌歌不成。
重台朱千仞,回渊绿一泓。还将旧时月,相待故山人。
松桂寒无恙,莫当桃杏阴。
吴观察采臣入海云
乱后军储未易供,百蛮生事欲从容。羽书缓急空筹饷,闾井蠲输赖劝农。
赋役尚宽僧户税,寻盟深愧虎溪踪。麻衣身在陪轩冕,秋叶萧萧落远峰。
过栖贤忆即觉
重踏溪桥万虑轻,今人丘壑昔人情。青山不改寒松色,白水犹留峡涧声。
种竹庄前看已老,携瓶石上忆随行。黄家兄弟皆沦落,叹息吾门百感生。
题金轮峰塔院四首
吾犹昔人非昔人,欲话难酬旷劫春。叶落归根他日事,只今谁与续前因。
种菊二首 其二
南阳山上水,饮之臻遐龄。武林曹太虚,种菊盈户庭。
红子如樱桃,大黄当心生。邻女良宿缘,摘食乘风轻。
又有楚屈平,冉冉餐落英。长生匪予志,牢骚匪予情。
所爱甘且芳,当秋能独荣。山林鲜秀实,聊以同其人。
晨兴荷锄畚,殷勤趁残春。
示广慈侍者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又用叶桐初大士韵
泠泠清影擘云开,谁傍珠帘石径回。千里有帆应计日,三生无约亦登台。
遥天喷雪无留影,洒墨凌空自作堆。寂照已饶张拙韵,攀藤重许到山隈。
桃花辞
桃花红,桃花红,年年一度二月中。不羡汝艳如人面,亦不取汝醺醉容。
武陵溪上,流水已空。谁管他刘伶去后,洛阳城东。
可煞是梅花初落,牡丹未开,夐夐一树,笑倚东风。
颜回
之子不远复,复其见天心。三月能不违,力尽知疏亲。
一间竟勿逮,洙泗乃无人。箪瓢士之常,风雨岁时深。
所矢贵自信,岂直为安贫。道在物我忘,迢迢空古今。
世间瓢其名,山林多隐沦。圣贤行何从,贵贱吾知音。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 其一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延平舟中三首
满目风光秖自知,明霞濯濯秋江湄。无端嘹乱来孤雁,不觉随声下钓矶。
春佃六首 其五
谷风寒不栗,山日多所欣。泉声远近别,深浅绿畦分。
燕归寻先巢,去雁不成群。大小农事忙,谁与观斯晨。
好事悦予怀,闲情惭昔人。自知景物同,老兴聊云云。
莫言小如幻,幻中良有真。澄江摇古木,怪石羂春云。
哭澹归释子二首 其一
忆别山堂意黯然,相期隔岁返林泉。木兰花发诗频寄,山菊霜零梦已先。
僧史未酬当世业,道风空付后人传。普贤行愿谁如汝,长子于今永绝弦。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示周无隐居士
题石琉璃与尘异
读石鉴遗诗
酬客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一
关中吟十首 其六
送即觉还海云并寄社中诸子
二月醉梅
正月二十一日
与尘异论及姜山慨然有作
题画雁四首 其一 春
寒食二首 其一
七阳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一
彭飞云刺史入海云偶谈往事感而成诗即以为赠
与诸衲赴大石李村荔枝之约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二首 其一
摘茶八首 其六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九
牡丹台边桃花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二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 其二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
偶感二首 其一
辛酉中秋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六
会三遣化入辞二首 其二
春兰二首 其一
书梁永祚扇头二首 其二
示聆玄上座
答刘别驾
秋蝉四首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
六麻
咏史十二首 其三
再送姜山行乞江南
陆太守孝山入山
寄黄山还生二首 其二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二
咏史十二首 其十一
答同庵上寿
孤吟三首 其三
雷峰华严长期
春日口占呈郡中诸公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二
山居十首 其三
初冬游玉渊潭
还海云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二
种竹二首 其一
乐辞
庚申初春得尘异去冬书
赠吴副戎二首 其一
雷峰即事二首 其二
九佳
慰长庆诸衲
閒步松下偶忆亡过诸衲二首 其一
关中吟十首 其五
磊园舍作禅林招予主社感而留题
新春偕澹长老游玉帘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