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巢云看牡丹酬广慈静主

巢云看牡丹酬广慈静主

明代 释函是

看花再上一层峰,明岁新知即旧逢。春露已承当日渥,御袍先赐隔年封。

娟娟国色含风净,郁郁天香裛雨浓。金带莫愁迟莫意,魏公门外许从容。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柬南雄太守李廷标

明代 释函是

回思十载雄州事,轩冕麻衣去住心。轩暑不侵松鹤羽,溪山长隔岭云音。

一枝深树翔初集,满腹洪流饮已深。两地月明知共照,乘风聊寄白头吟。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

明代 释函是

六十翁翁心似铁,知恩无路解酬恩。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

题画雁四首 其二 夏

明代 释函是

不为江南乏稻粱,乾坤有恨北天长。征穷沙漠雪销尽,稳坐烟波六月霜。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释函是

古今有高士,借酒以自适。不知醉翁意,相效竟成滑。

才滑适清狂,贫滑适放越。滑世抱牢骚,滑化仇形魄。

为乐乃得苦,百情徒役役。巽坎安其常,哑然见畴昔。

持此狎田畯,悲欢共晨夕。慎勿与人异,异处终变易。

远睇碧空尽,万载无广厏。

题吕纪画

明代 释函是

黄皓贪无已,蜘蛛总不知。苦瓜一两颗,枯竹两三枝。

悼崔石师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远别沉吟古墓边,伤心曾忆五年前。何人重觅鸾溪上,才问崔郎已渺然。

秋蝉四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衰柳疏槐影自单,微吟真欲寄琅玕。端绥有意陪高士,华首何心入侍冠。

飞映晚霞还就荫,饱餐朝露不知寒。绿阴深处情犹热,莫讶噭噭到日残。

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释函是

吾爱臧子源,慕义行哭秦。时乖事弗行,挥戈绝陈琳。

瞋目声琅琅,投命毕君亲。陈容起坐侧,激烈气冲巾。

宁与臧生死,不同将军生。一日杀二士,坐客泪涔涔。

吾爱孔文举,正气淩星辰。鸿名喿海内,兰艾难为林。

抚尸诣京兆,哀恻愿相徇。吾爱唐魏徵,努力为良臣。

耻君非尧舜,切谏终其身。吾爱狄梁公,北斗南一人。

不欲知谮名,俛仰涤素襟。乱政弗逆指,志在归庐陵。

脯醢暂适口,供疾维术参。从容将忠款,卒以返唐庭。

吾爱武攸绪,弃官隐嵩岑。盛夏居石室,冬巢茅菽深。

释服买良田,混俗同耦耕。中宗召问道,再拜还崚嶒。

丈夫遇不齐,所贵在寸心。宠辱酬当时,明昧亘中情。

屋漏讼秋毫,岂以谋身名。

青松篇

明代 释函是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

杨睹者居士引其子来参二首

明代 释函是

缁素从来一道存,异同黑白但名言。木樨香处吾无隐,大事何曾负孔门。

秋兴八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谁向峰头数劫灰,河清海竭两徘徊。新亭泪尽江山在,故国歌残禾黍哀。

落落燕泥秋社没,亭亭雁字西风催。渊明不解长林意,烂醉东篱任菊开。

山居十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坐石何年到夜深,临溪松竹已成林。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每当寒到知身老,灯暗香残怯曙襟。

摘茶八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茗能祛肉毒,又能解宿酲。肉毒中身浅,中心当奚平。

举世皆醉人,谁为沃寒清。我无此二疾,携瓶趁早春。

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轻。岂直扶颜色,将以濯馀生。

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不可献天子,萱带徒自荣。

当时苏学士,极口羡甘馨。

春兰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纫佩无端入楚词,为怜清绝寄相思。幽根自有同心调,万壑千峰臭味知。

示法液何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江门一滴自曹溪,认得随流亦不迷。法液至今清碧碧,月明光浃海天齐。

净成处泉

明代 释函是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处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笑我住山多苦涩,一杯常得试云边。

偶感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千古人无背后情,当时感激为身名。若教八万四千岁,地角天涯好弟兄。

二萧

明代 释函是

觅花花不见,雨雪空萧萧。认得枝头稳,何须待雪消。

庭树曲

明代 释函是

庭前一树落,庭前一树荣。荣时双双不见落,落时已落不知荣。

落不知荣荣暗惊,年年忽听寒风声。大块生物恒不平,既生落者何生荣。

胡不同入溪流清,使我独立貌长生。一朝伐木山丁丁,千古叹息徒虚名。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

明代 释函是

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

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直待懒残寒涕尽,明年应有露苞生。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