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俨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 其二
二龙南去海茫茫,社屋寒来雁叫霜。万死搴旗还举义,千金脱险竟浮洋。
都城不泯忠臣祀,国论犹传政事堂。志士悲歌多感慨,后人谁识谢翱狂。
题鉴湖图
昔闻镜湖美,今向画图看。百里晴空映,千峰秀色攒。
荷花明月晓,鸥鸟白云寒。投老寻狂客,扁舟兴未阑。
孔士祥挽诗
世家自古高东鲁,道德流传福泽深。扶老日携楷木杖,观书时傍墅坛阴。
沂南别墅花如雨,阙下孤儿泪满襟。相见昔曾交一臂,临风那忍寄哀吟。
追次虞都御史伯益见寄诗韵二首 其一
贰宪持衡肃柏台,每瞻丰采独徘徊。片言折狱真能事,樽酒论文愧不才。
落月空梁惊梦觉,西风远道寄诗来。料应蓟北河冰解,正是江南使节回。
送刘子伟赴云南参议
尚书接武蚤相知,令弟才华老更奇。拜命一朝辞帝阙,束书万里赴滇池。
柳边问驿云藏树,花底看山酒满卮。藩府日长公事简,题诗还到碧鸡祠。
题一片秋意图二首 其一
袅袅西风生夕波,萧萧碧树得秋多。潘郎未就闲居赋,白发添来奈尔何。
题子昂书嵇康绝交书
飘飘绝俗嵇中散,咄咄逼人王右军。书罢潇然无一事,鸥波亭上看晴云。
送胡文善还金华二首 其一
蚤登科第入词垣,谒告南归又拜恩。莫向双溪看明月,白云深处有丘园。
棹歌
一湾一湾复一湾,河流百折苦回环。归舟尽日此中去,只见黄芦不见山。
题米元晖画 其二
画舫横流月满空,钓竿微扬一丝风。烟波万里秋无际,遥见三山碧海中。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二
涧道苍苔合,房栊绣户分。碧淙晴欲雨,锦石暖生云。
嘉树千寻秀,灵蒲九节芬。广寒宫阙近,天语半空闻。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七
苍耳丛边寻马勃,桂花香里取蟾酥。虎头蝎尾须知避,苦酒酸浆不用沽。
暮春口号五首 其四
雨霁晓风清,春鸠几处鸣。落花粘屐齿,飞絮拂檐楹。
徐孺湖边宅,庞公陇上耕。吾犹逐人事,时复有逢迎。
寓思
红槿花开秋叶飞,青山日落蝉声悲。美人娟娟隔河汉,玉佩明珰将遗谁。
别来岁久音尘绝,徒有相思寄明月。明月照人不照心,海枯石烂思转深。
抱琴欲鼓无人听,掩抑冰弦直至今。
桐溪四咏 其一
一溪流水碧于蓝,日暖溪花醉欲酣。山鸟独鸣人迹绝,时看麋鹿下烟岚。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十九
正是车书会,何曾道路难。月涵江影静,风落叶声干。
玉醑春容暖,青绫夜色寒。吴郎诗句好,俊逸许登坛。
留寓通州
独坐转岑寂,他乡留未归。疾风声猎猎,寒日影辉辉。
火冷炉烟歇,茶香酒力微。天时与人事,相值辄相违。
代菊荅五首 其五
洞庭风力劲,草木半摧残。逐客伤秋尽,初英向夕餐。
凄凄霜未降,厌厌露先漙。泽畔行吟处,魂消衣袂寒。
池馆二首 其一
池馆寂无尘,翛然物外身。已知生是幻,一任老随人。
暑去园林净,秋来月露新。平生耽逸趣,始得遂吾真。
荅杨少傅四首 其二
关西渺灵源,七闽启来裔。迢迢白鹤山,千载钟灵异。
阴德谅斯征,英贤出名世。乘时偶兴运,秉翰典中秘。
超遥三十年,实与风云际。宥密赞化工,中外仰经济。
垂休暨后昆,清白永无替。
胡俨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 349篇诗文
正月五日食新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十
调笑词 其四
徐州十二咏 其十 彭祖楼
寄于御史谦
寄汤得中二首 其一
采莲曲 其三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九
病中秋思八首 其五
暑中咏怀 其一
题曹编修茅山揽秀图四首 其一
还乡行
病中秋思八首 其三
游白鹿洞诗三首 其二
拟游仙
次韵仲熙侍讲元夕侍宴 其二
寄答冯员外敏兼简尚书胡公
试问阶前菊五首 其五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六 墨潭秋月
端午东内击鞠射柳应制 其二 射柳
杨柳枝词 其三
骤暑
过仪真 其三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其六
闻络纬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 其三
访石鼓
豫章十咏 其十 龙沙夕照
古春意亭为张真人赋
村居即事十首 其四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三 龙潭出云
上吕梁洪 其一
过邗沟
望居庸
题黄子久画
有秋二首 其一
春兴四首 其三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一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 其四
题胡庭辉画
村居即事十首 其七
春日村居四首 其一
折杨柳歌 其三
四时吟三五七言 其一
长垣谒蘧伯玉墓
题静山诗卷
续十二辰诗
村居即事十首 其二
抗云楼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三
送刘智安主事赴南京
舟行晚咏
吊望诸君墓
题师侍郎画四首 其四
徐州十二咏 其一 百步洪
雷塘
白纻歌 其二
春日村居四首 其二
重过戏马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