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皓月团团照碧天,鳌山灯火不须然。吾皇恭俭人心乐,自有叹声四海传。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聊向苍藤挂六镮,满前嘉致属幽闲。双眸净洗看无厌,欲结遮头草一间。
题也休庵 其二
唱歌楼上语风流,你既无心我也休。打著郎君心里事,从前恩爱冷啾啾。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大千经卷毫端出,铁划银钩字字清。更会当头这一点,六尘堆上放光明。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九
忠孝一心清似水,功名千古重如山。碧幢红旆照春色,赢得高堂白昼闲。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
昔时说有千般,今日看无一种。等闲拈转虚空,始得平生受用。
洞庭十二偈 其一
鸡鸣丑,一声唤起庵中叟。披衣蹈月听松风,人间万事慵开口。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佛陀逊禅师
转方作圆,辉今耀昔。龙袖三关,金锤一击。五十馀年,胁不至席。
逆鳞句,阿谁识,生死观来如戏剧。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九
有时缘干到街头,照顾沩山水牯牛。门外草深常管带,等闲失却便难收。
睡起戏题
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莫将安乐法,容易与人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四
慧林小院子,恰似一只船。终日行上水,须得众人牵。
出入底出入,说禅底说禅。做饭底做饭,打眠底打眠。
有时甜似蜜,有时苦如连。恁么度众生,笑倒老金仙。
若问西来意,令人肚里煎。
洞庭十二偈 其十
黄昏戌,有口何妨长挂壁。半帘秋色卷西风,一点青灯照茆室。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老僧昨夜包山宿,茅屋青灯火满炉。料得山神心喜我,晓来岩树雪模糊。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村歌社舞拜祠堂,臭秽腥膻污道场。要答神明冥护力,晨昏烧取一炉香。
阅佛鉴禅师语录
说禅要似钟山老,有口无心几个知。要我舌端轰霹雳,就渠眼里下钳锤。
平时却出活人剑,险处聊为死马医。惭愧丛林宗匠在,与人扫尽百生疑。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才见仲冬初,不觉又月半。光景急如梭,人情忙似钻。
白发鬓边添,朱颜暗里换。名利竞头争,好事无人看。
腊月三十日,饶你是铁汉。觉花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逐日烧。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伦禅师
一著天衣无缝袄,平常话语暖如春。山蔬纸帐家风在,谁是当年听法人。
中秋寄瑰和尚
秀岭高峰咫尺间,青松常伴白云闲。中秋同玩洞庭月,谁道山家不往还。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四维上下白漫漫,玉殿琼楼正好看。任是黑风吹海立,渠侬门户不相干。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
一等出家为弟子,事师如事在堂亲。添香换水宜勤谨,自有诸天鉴照人。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五
出家要清闲,却被人使唤。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
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八
沙门破二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八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五十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劝食素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九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劝晨朝食素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拟寒山寺 其九十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念弥陀颂 其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一二七
拟寒山寺 其一○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八
法照大师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送炬禅者归宁亲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二
谒法报庵主不值
和尧峰泉老 观音岩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洞庭十二偈 其五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慈受和尚自赞
答广灯禅师退翠峰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二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偈三首 其三
诸禅人散灰 其三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省缘 其四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七
拟寒山寺 其一○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