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笑日野花青嶂下,歌春幽鸟白云间。宝陀大士全身露,懊恼游人空看山。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一
衣钵老来都唱却,赤条条地更身安。但教留得娘生裤,雪打风吹不解寒。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三
学道做工夫,正如人凿井。一日见泉源,平生用不尽。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三
梦里移厨梦里来,梦中升座梦中斋。梦中生也梦中喜,梦里死事格里埋。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身休更巧安排。知梦里惺惺者,达磨西来□□鞋。
再住慧林和高观察韵
归来饱睡懒谈真,一任禅和喜作瞋。笑破野堂居士口,孤云去住也由人。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七
相送无言泪满巾,溪头黄叶正纷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口吸尽西江水,不知何地著离情。
答广灯禅师退翠峰
有经遮眼明窗下,无事干怀白昼长。自拾松枝烧歙钵,看人终日竞头忙。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五
傅大士种瓜,瓜熟人偷窃。以篮热园中,与偷便提挈。
偷儿感此情,再拜心服悦。无争与莫争,尽向慈门摄。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珍禅师
末上开山师最劳,栽松种竹意何高。舟横断岸无人识,几度因风弄海涛。
拟寒山寺 其五
佛以真实口,说法无虚谬。人天常诵持,龙神知护祐。
施食放生命,决定报长寿。过酒与僧尼,后世必无手。
家中四威仪 其一
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华脚下生。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一
主人公诺听我语,死生流转无停住。今日忙兮明日忙,灵光一点何时悟。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二
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四
寒山痴里放奸,布袋闹中打鬨。众生业识茫茫,几个眼睛定动。
要知祖师妙门,毕竟不离日用。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一钵迢迢历数州,朱门白屋信缘求。如今茧足归来也,自在沩山一牯牛。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七
世人黠是痴,忘身多为口。拚命吃河鲀,忍臭餐石首。
年年江浙间,药杀十八九。自云直一死,佛亦不可救。
贪
学道先须不要贪,贪心障道使人凡。祖师一味无求法,流落人间谁肯参。
退步 其六
万事无如退步休,华言巧语诳时流。世间种种皆儿戏,何必区区弄笔头。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人生重道德,不重多金银。金银润汝屋,道德光汝身。
金银生盗贼,道德息贪嗔。寻思富汉子,不如贫道人。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八
禅门难得好儿孙,逐句寻言总失真。山是山兮水是水,莫将情解斗尖新。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拟寒山寺 其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念弥陀颂 其一
洞庭十二偈 其十二
天人礼枯骨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拟寒山寺 其十八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四
诫杀偈十首 其二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家中四威仪 其四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七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六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三
拟寒山寺 其一
颂古三十首 其八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二
示襄禅者
因胜澄禅师下火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退步 其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八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九
洞庭十二偈 其九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七
入定观音
劝晨朝食素
拟寒山寺 其一○六
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拟寒山寺 其六十九
寄寿春沂和尚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一
枯骨颂 其五
题孙主簿真庆阁
资福训童行颂 其九
拟寒山寺 其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八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三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示皎禅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