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有客对酌
花间人面是谁家,何似才华对物华。百五时应来合醉,三千宾客不须誇。
送林疑独教授
犹记龙津曾把手,閒对云山一樽酒。谈高稍犯禅师疆,遥指青尖露疏牖。
璧水起人新思浓,旁释奇文到科斗。自笑山翁缄默多,来处长疑抱真叟。
君虽健语犹相人,乃欲同归上忠厚。假合此生尘已多,肯复随流逐人后。
再喜相逢春意中,忽见天机在杨柳。幽花野水时可寻,赶马长须有罍鋀。
柰何汴洛贪送人,扫荡顽冰一梭走。义在人心难可欺,浮玉山南望风久。
试院呈同事 其二
方握丹毫经两考,已悲青冢送三归。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
友人见问久不作诗
幽情寄态动风骚,大巧如春未奈何。莫怪近来诗句少,只嫌吟后客情多。
观潮 其一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送人归符离
百尺危楼一杯酒,与君话别秋风老。明日解舟逐流水,不挂片帆急如火。
符离风物好,一觉仙舟到。平时高奋丈夫事,匹马西来亦须早。
好是天涯逢故旧,笑言何处重携手。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俄抛中馈世缘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负大宁身后计,道山人出凯风中。
赠张山人
极数幽人百尺松,岁寒枝节引清风。世途险易抛身外,人事荣枯落掌中。
药有灵根秋转活,面多和气老犹红。行人借问生前事,何事天津久未通。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二
国子先生行最淳,红颜犹足照青春。神仙庐下分符远,父老乡中衣锦新。
画舸欲飞初得雨,烦襟如洗乍离尘。从来官职清于水,好为江山作主人。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芡出波间千颗软,蟹从秋后两螯肥。且呼玉友来相伴,等候蟾光与夕晖。
寄懒散子 其二
非真非妄惬谁看,万物轮中岁自寒。玉液净生仙况味,天香清惹道衣冠。
赠张太保
赫赫家声将帅官,仕途宁肯放君閒。不妨林下权寻药,未可云中便买山。
五两轻纶犹系命,满樽清醑且开颜。天涯之子谁为乐,何幸相逢一笑间。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淮上相逢得胜游,水边乡落水边洲。每怜酒旆能留客,长恐秋风便解舟。
十载穷通重把手,两朝今古一回头。金明且看春波绿,共我忘机子与鸥。
王岐公挽辞 其二
贰车登第日,秉轴盖棺时。未掩西陵土,先埋上相碑。
白麻人已化,黄壤客空悲。岁晚林间趣,归侯想恨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日用中来体已亲,平常是道岂须陈。得吾髓处无他事,拟议三人且觅真。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袖中自有青龙剑,世上谁无白虎经。秘诀未尝留一字,不劳终日诵黄庭。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谩来非为利名场,随侍还寻野径香。静极恐生天上梦,不妨吟入帝云乡。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见丹青,利器资陶镕。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永遇乐(冬日席上)
清阴堂 其二
方沼涵天云淡淡,长林筛日地深深。九仙山照青烟洞,先向堂中洗此心。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秋暑喜雨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冬后 其四
渔者 其四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上天竺思尚真赞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曾鲁公挽辞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蝶恋花(月词)
东湖留题 云门馆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寄湖江二十四叔
陈朝议挽辞 其四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万竹轩 其二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送纪宣教
题水云村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送王慎中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岁暮偶成
减字木兰花 竞渡
舟次严子陵濑 其四
长乐閒赋 其五
与南京留守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题卧陶轩
谷林亭
送衡州太守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湖上閒赋 其一
题止止堂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初秋偶作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双梧堂
灵草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市桥春涨
松轩对雨有感
荔子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