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赫赫家声将帅官,仕途宁肯放君閒。不妨林下权寻药,未可云中便买山。
五两轻纶犹系命,满樽清醑且开颜。天涯之子谁为乐,何幸相逢一笑间。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谷林亭
竹也中虚谷也虚,两虚相得闹中无。月来风动时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代探花郎 其一
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
满江红(东湖观莲)
寄袁思与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寄五峰长老
自从南去失归期,海屿生涯祖一支。百岁尘缘谁尚在,五峰禅老独应知。
且看秋水呈千月,谩写云山寄一诗。邂逅有时言笑处,越王台下拥旌麾。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横斜林木觇寒流,岛在山前且舣休。自笑自吟无俗友,此生相问有渔舟。
西归亭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东湖留题 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题爱竹轩
北堂人去竹成阴,手泽须看碧玉林。清赏昔嫌无一日,孝思今喜有千寻。
满窗金锁日华永,遍地龙孙春意深。寄语婵娟多结实,几时当听凤凰吟。
贻儒生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游吴有作 其一
想见湖山只欲飞,急逃缘累拯衰迟。无心云伴无心客,杖屦相从更许谁。
送斛绛侍亲之官
解颜而笑偶相从,澄寂潭边五载中。学道南来无尔隐,侍亲西去有谁同。
夜歌一剑胸中气,卯酒三杯马上风。塞北功名须黾勉,自来浑厚出山东。
延平阁閒望 其二
南北山形两斗龙,画桥横锁水西东。百花岩上人长在,谁识神仙指顾中。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尉氏五题 其五 七贤里
遥想七贤会,空留七贤里。神交遗形骸,清流外尘滓。
脱略堕险怪,嵇阮两高士。白视骄法家,红锻傲公子。
所识不及才,或殆或以死。山公颇适用,选职尤可喜。
立少规不祥,去备忧不轨。窃恐阮与嵇,于此未能耳。
向秀稍知义,由父谩知止。酒隐名刘伶,无志君子仕。
王戎贪聚钱,阮咸亟追婢。观德清流中,二子有臧否。
修短归黄埃,毁誉落青史。盛世人已非,荒原物空是。
贤者观我吟,聊用择所履。
渔家傲(咏月)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试院呈同事 其二
双梧堂
看山亭 其二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一
东湖留题 驻兴桥
延平阁閒望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洞仙歌(七夕)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题妙光堂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赠传神师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荔子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寄鹅湖佛智长老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一
松轩对雨有感
神宗皇帝挽辞 其一
方祖仁都门阻雨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送张信道
阴阳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东湖留题 鸳鸯渚
题水云村
送林君锡宣德
满庭芳(咏浮桥)
菊花 其三
湖上閒赋
重九候拆号官
观潮 其一
钱塘山居早起
陈朝议挽辞 其四
会江晦叔游湖山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友人垂钓
建溪舟行
舟行 其二
初秋偶作
石榴庭院有感
万竹轩 其八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贻李接士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戏寄南华翁 其三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一
寄王之道
懵鹰行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新荷叶(雨中泛湖)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