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方酝新寒晦又明,岁华无几壮心惊。吹斜雁字霜风劲,忽送行人一两声。
桂枝香·插云翠壁
延平阁閒望 其八
英灵祠下晋朝贤,终伴精芒合水边。看取黄龙沙斗起,满城歌吹入丰年。
寄懒散子 其二
非真非妄惬谁看,万物轮中岁自寒。玉液净生仙况味,天香清惹道衣冠。
读头陀安文颂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
寄题澄虚阁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下枕烟波令尹家,年丰閒坐两时衙。为君东去还成梦,犹记撑蓬看月华。
延平阁閒望 其二
南北山形两斗龙,画桥横锁水西东。百花岩上人长在,谁识神仙指顾中。
蝶恋花(东湖)
观潮 其三
密窥神化自阴阳,云御雷车不可当。吹倒玉山风信恶,蛟龙回首也须忙。
代探花郎 其一
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
游净慈寺
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送柴伯通归衢梁
晚入荷华一叶香,羡君归兴满仙乡。他年上国来须早,今夜中秋别太忙。
虽厌风波同客路,已怜松柏共秋霜。东来传舍无多地,勤寄新诗莫我忘。
万竹轩 其六
翠光幽意欲生烟,几种龙孙几度传。忽怪春衣青旅旅,吟看不足是婵娟。
宴琼林(东湖春日)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日用中来体已亲,平常是道岂须陈。得吾髓处无他事,拟议三人且觅真。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软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西兴山院
山寺閒来一饭休,风云相送有潮头。月明中看红莲市,已在东南第一州。
寄懒散子 其一
此生知了梦初残,行客游尘入道观。兴去谩穷山一径,睡来才起日三竿。
送陈知县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重九候拆号官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延平阁閒望 其七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
送邓元孚 其三
送延平太守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澄清轩
夏日窗下
酬友人见寄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泛南湖 其二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交游
听隐士琴
卜居潮山
湖上閒赋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题仁寿阁
游吴有作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赠致政葛侍郎
赠方外士
宴琼林(上元)
试院呈同事 其二
石榴庭院有感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方祖仁都门阻雨
万竹轩 其八
八声甘州(初秋)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舟行感旧
减字木兰花·竞渡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简政堂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延平阁閒望 其六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章银青挽辞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一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陈莹中赴定远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欧冶池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游灵芝僧房 其一
贺拜罢南郊献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