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新旧光阴各自催,分年须折送年梅。欢声动地驱傩鼓,厚意迎春献寿杯。
谁似江山难得老,人怜桃李又重开。朱颜未遂花前计,却恨东风抵死来。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
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看复秋。
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满江红 东湖观莲
绿盖纷纷,多少个、云霄仙子。应是有,瑶池盛会,靓妆临水。
无奈轻盈风信急,瑞香乱翠红相倚。谁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
时雨过,明珠细。朝雾染,香腮腻。轻舟破乱径,烦襟都洗。
第一朵须寻华池景,寿觞边偶得龟千岁。乘兴泻、云液落新荷,休辞醉。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欲跨晴虚两腋风,曲栏干外意无穷。忘形独坐双岩下,遣兴旁观万象中。
数韵瑰奇聊自适,满怀清爽可谁同。飒然而下吾能赋,未必登临愧楚宫。
岁暮偶成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一
百度韶华少一年,有谁堂上可争先。锦衣养志归来早,报了春晖已独贤。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密云晚出小团块,虽得一饼犹为丰。相对幽亭致清话,十三同事皆诗翁。
苍龙碾下想化去,但见白云生碧空。雨前含蓄气未散,乃知天贶谁能同。
不足数啜有馀下,两腋欲跨清都风,岂与凡羽誇雕笼。
双井主人煎百椀,费得家山能几本。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濯缨之水山幽幽,本来似鉴无庸流。到此令人肝胆醒,涤除万累开襟灵。
一源莫误登临目,纷纷世上红尘足。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喜从杨子过江湄,惹起浮生一段悲。不见武林吟笑侣,却来京口看铭诗。
舟行 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会黄正臣
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
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
寄懒散子 其一
此生知了梦初残,行客游尘入道观。兴去谩穷山一径,睡来才起日三竿。
瑶池月(云山行)
妙光堂 其一
泰定中含一黍灵,千江明月万枝灯。自谈禅处无人会,安用山僧缠葛藤。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八声甘州(初秋)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大暑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送骆君归隐庐阜
究竟此生安可逃,净土社中风最高。纷纷一梦唤不觉,衮衮白头流落多。
骆子翻然去尤早,寒堂誓结庐山草。寸阴早在精进中,四十司徒未为老。
黄纸除书无此期,只为松云动幽抱。世人发愿多自欺,十八逸民今友谁。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千顷烟波一亩池,柳堤收得小涟漪。谁家堤外寻幽去,渐渐歌声入渺瀰。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留题琴轩
赠张太保
永遇乐(玩雪)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
赠张山人
送王道观录事
梅花 其五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会友人饮
方祖仁都门阻雨
寄湖江二十四叔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一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秋日有感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一
宴琼林(上元)
延平阁閒望 其四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菊花 其四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送林君锡宣德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水龙吟(方外述怀)
矮松
浦城道中
送刘教授
霜叶飞(冬日闲宴)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万竹轩 其二
代探花郎 其二
暑中 其一
喜迁莺·梅霖初歇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西兴山院
谢人惠茶器并茶
贻如祖大师 其二
东湖留题 鸿雁渚
途中重九
送柴伯通归衢梁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友人垂钓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赠探花郎
赠崔风子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满庭芳(咏浮桥)
观试
题卧陶轩
通道瓢吟
送人归浦城
送人赴官秘阁
鼓角楼初成 其二
万竹轩 其八
长乐閒赋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