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幽意不可象,因声而后形。至声不可伪,因心而后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鸣。急声如飞泉,泻泻秋云边。
巧声如流莺,历历春风前。幽人无此心,素弦无此声。
心与手相忘,意与声相迎。弹者自到古,闻者谁知音。
但见风色吹我清,欲御此风天上行。
看山亭 其二
两边红绿路深深,叠怪堆奇出翠岑。莫道非真窥得破,能侵天巧似无心。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寄语禅林休歇去,古来仙圣本无为。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方上大鳌背,俄生五湖心。急急游此道,扰扰休相寻。
社日游云门山
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一字雁低头上过,两城人细掌中看。
虽知北户缘尤在,却笑南柯梦未阑。忽见归云应是信,满襟先得洞天寒。
满江红(东湖观莲)
延平阁閒望 其十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寄湖江二十四叔
小宗才废各西东,怀想湖江梦寐中。受祖生涯君独异,起家身计我谁同。
客游何事千山远,族燕还悲一位空。期约明年来侍侧,青衫满满桂花风。
菊花 其三
手把黄花为惜香,况逢真率未尝忙。神仙多是无心得,可向桃源作醉乡。
宴琼林(东湖春日)
赠崔风子
崔风不风人莫测,只恐时人问消息。子闻妙道今几年,百刻光阴贯今昔。
天柱峰头独看月,火里青龙产芽雪。屋上无霜春势强,十二危楼电光彻。
剑潭居士心相从,何时遂扣逍遥翁。自知心骨异凡物,岂愿老死浮生中。
送袁运判赴荆湖
未果为云逐去龙,楚江行处玉涵空。斡旋地利来天上,笼络人才惊彀中。
仕路莫惊离合易,贡闱犹想笑言同。龙山便到秋还近,幽兴从他落帽风。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砻转扬轻矿,筛旋迸细粞。纹波翻太液,缟练绕蓬莱。
游吴有作 其一
想见湖山只欲飞,急逃缘累拯衰迟。无心云伴无心客,杖屦相从更许谁。
建溪舟行
两岸青山倒影浓,一江秋色两山中。扁舟不怯溯流水,天意借人帆上风。
渔家傲(春月)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一息捐朝野,春秋日正中。月明宫怨满,天远世缘空。
勇智贻王业,文章绍帝风。生民瞻不及,终日向遗弓。
赠致政李大夫 其二
银鱼慵佩入樊笼,万累相捐万虑空。逼岁归来何事晚,荔枝牵率过薰风。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
二十星霜一转头,坐间谁共昔年游。是非扰扰梦还觉,荣谢纷纷看复秋。
樽俎且看图籍府,风云方命帝王州。金莲花烛公归处,此更仙源最下流。
方祖仁都门阻雨
未蒙官放此身休,空恨茶园失旧游。将谓天边鸿共发,岂知门外雨相留。
一襟凉过人归室,万朵香残菊送秋。兄弟急难君有义,白衣东下更何尤。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游吴有作 其三
送衡州太守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听隐士琴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题南华洞
平山堂 其一
悼张公实
曾鲁公挽辞
贻如祖大师 其二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寄鹅湖佛智长老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酬程忠彦见赠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题仁寿阁
题止止堂
市桥春涨
送陈子真 其一
舟行 其二
观潮 其三
观潮 其二
题桃花菊
陈朝议挽辞 其四
秋暑喜雨
春日寄友人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二
仙会楼
瑶池月(云山行)
大暑
长乐閒赋 其四
赠吕梦得
题爱竹轩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长乐宴遣贡士
荔子 其二
游吴有作 其二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尉氏五题 其五 七贤里
流沟山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送王道观录事
渔家傲(咏月)
谢人惠茶器并茶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赠张山人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满庭芳(咏浮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