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崔风不风人莫测,只恐时人问消息。子闻妙道今几年,百刻光阴贯今昔。
天柱峰头独看月,火里青龙产芽雪。屋上无霜春势强,十二危楼电光彻。
剑潭居士心相从,何时遂扣逍遥翁。自知心骨异凡物,岂愿老死浮生中。
觉华烟雨
丛林幽寂枕江隈,烟雨濛濛昼不开。过客不知兰若处,但闻钟磬数声来。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内閤儒方集,先朝事不忘。曝书开绮席,偃武敛牙璋。
签轴陈千古,金朱萃一堂。日华窥鸟迹,冰艳照金觞。
已扫断简蠹,更增东壁光。士高閒粹语,天近览幽香。
见博华唐库,恩新仰舜廊。名山才向晓,振鹭已成行。
官职尘劳少,朋从语笑长。但惭甘若醴,宁恨冷如浆。
小说诛瀰漫,雄文荐炜煌。培风谁有志,从此好南翔。
郭将军挽辞 其一
新里秋声不忍闻,黄埃千古宋将军。东兵二百今何在,犹有西人想似云。
初秋偶作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再寄及之 其一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泛南湖 其二
雨过圆荷万点星,云开银汉眼前明。难逢此景休归去,更待天西片月生。
题杨氏聚义轩
聚义归清虚,无欠亦无馀。聚利赴嗜欲,自丧俄自续。
义在诗与书,利在金与珠。金珠壮人颜,俯仰一世间。
我去彼不随,彼去我不观。诗书入青瞳,藏蓄心腑中。
贻之修乃孙,操之修乃躬。秧种秀沃壤,愿饱万腹空。
源泉洌清甃,既与还不穷。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黾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风。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特应三冬令,宁伤万物胚。秦蛇伸瓦陇,卞璞暴山峐。
东湖留题 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延平阁閒望 其二
南北山形两斗龙,画桥横锁水西东。百花岩上人长在,谁识神仙指顾中。
菊花 其四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游吴有作 其四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减字木兰花·竞渡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得官荣与故乡看,初佩鱼符日下还。内相远孙真太守,海南佳郡是连山。
西归亭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横斜林木觇寒流,岛在山前且舣休。自笑自吟无俗友,此生相问有渔舟。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如意珠,舍利子,建立法身无二理。发明道果独为师,长养圣胎谁得旨。
六物名同实非异,微妙如来出尘计。一念中含一点来,太无根种岂须猜。
谁尸五运催神化,忽见天花五叶开。含万类,贯三界,无无无有非私解。
法轮如我神气精,尘世通他来去在。九年转了大还丹,世间无价人难买。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袖中自有青龙剑,世上谁无白虎经。秘诀未尝留一字,不劳终日诵黄庭。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秋日有感
登汴堤
简政堂
宴琼林(东湖春日)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贺拜罢南郊献诗
饮意
仙会楼
延平阁閒望 其十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丰提刑理赴西蜀
留题琴轩
满庭芳(咏浮桥)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送方在元赴固始
再游普光寺
读罗隐孟郊集
方祖仁都门阻雨
双梧堂
试院呈同事 其二
陈朝议挽辞 其五
观试
怀古堂有感 其二
途中重九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游吴有作 其一
观潮 其二
贻儒生
访曾君施不值
章银青挽辞
东湖留题 驻兴桥
寄题妙光亭
长乐閒赋 其七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
送人归符离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有客对酌
东湖留题 云门馆
西兴山院
鼓角楼初成 其二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长乐閒赋 其十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宴琼林(上元)
送柴伯通归衢梁
简元舆祠部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