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登汴堤
杨花榆荚卫行人,十里遥堤一色春。多为利名怜此景,未能怜得自由身。
东湖留题 水鉴亭
蘋藻风初定,鸾凤匣已开。有时开妙象,无处拂纤埃。
乐共世人到,醉从天汉回。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
送刘教授
升沈相识十三秋,新故如麻一转头。久款游从来北阙,遽闻风教入东州。
自驱矛盾趋中说,谁拥鸾旂玩半流。十日菊花犹可醉,多情应且击扁舟。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砻转扬轻矿,筛旋迸细粞。纹波翻太液,缟练绕蓬莱。
鼓角楼初成 其二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清阴堂 其三
龙含雨意檐前过,日转花光席上来。小径深深尘不到,一樽多为逸人开。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交游分在红尘外,主客缘从紫极中。各有志存休见迫,经邦须访渭川翁。
观潮 其一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郭将军挽辞 其一
新里秋声不忍闻,黄埃千古宋将军。东兵二百今何在,犹有西人想似云。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密云晚出小团块,虽得一饼犹为丰。相对幽亭致清话,十三同事皆诗翁。
苍龙碾下想化去,但见白云生碧空。雨前含蓄气未散,乃知天贶谁能同。
不足数啜有馀下,两腋欲跨清都风,岂与凡羽誇雕笼。
双井主人煎百椀,费得家山能几本。
菊花 其四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送纪宣教
名利场中化君子,偶得延平二高士。王子好谈兼好行,行如不及谈如倾。
此生根蒂果安在,宁复计校枯与荣。纪子忘知更忘说,行所当然孰云别。
坐间自有雷霆声,何事区区论标月。二子躬行人所稀,但恐东野无由随。
香炉峰前几时过,兴龙禅师故乡老。草堂夜话灯影寒,瞬息春风我先到。
送陈季甫
閒于孤鹤淡于秋,纵落忙中亦自由。受道已知君有质,感人深处急回头。
西兴山院
山寺閒来一饭休,风云相送有潮头。月明中看红莲市,已在东南第一州。
会黄正臣
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
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舟次清口 其二
清口潮来似接人,放船闻在楚江滨。茂林高下閒行客,却到吴山入梦新。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寄五峰长老
题仁寿阁
社日游云门山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游灵芝僧房 其一
谢人示诗集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长乐閒赋 其四
湖上閒赋 其一
谢庄颜延之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贻如祖大师 其四
题乡老堂
霜叶飞(冬日闲宴)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送斛绛侍亲之官
寄懒散子 其一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舟行 其二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郭将军挽辞 其二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长乐閒赋 其七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舟行 其一
游吴有作 其三
延平阁閒望 其七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题桃花菊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读罗隐孟郊集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蝶恋花(劝酒致语)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万竹轩 其二
万竹轩 其三
简政堂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谢人惠茶器并茶
宴琼林(上元)
章银青挽辞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三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送王慎中
赠致政张郎中
冬后 其三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岁暮偶成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东湖留题 赠周生
戏寄南华翁 其一
陈朝议挽辞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