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幽怀无处对秋阴,数叠云峰压翠岑。安得水边开一阁,莲花风信满衣襟。
观潮 其一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送陈季甫
閒于孤鹤淡于秋,纵落忙中亦自由。受道已知君有质,感人深处急回头。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故园别后有馀念,旧记重看无限情。山倚日中支暑气,水从云外落秋声。
向前世务心犹壮,忆昔溪居眼自明。携手逸民今在否,杯茶谁与话平生。
长乐閒赋 其十
周回禅刹望严城,云弄遥岑一寸青。眼在簿书心在道,何妨寻我到山亭。
再寄及之 其一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二
春来腰筥修溪童,摘山归去如年丰。主人长啜不言酒,焉用儿女扶山翁。
闻说佳致欲相遂,劳生急放尘缘空。时走长须汲双井,岂吝七椀邀卢仝。
夜归须步三峰月,晓望还乘五桂风,静中且看狙公笼。
此乐吾宗好方寸,已向清斋望根本。
和范宏甫
不于场屋便横行,安用诗书寄此生。万里一飞虽有志,十年三战未成名。
风霜已是知秋柏,雷雨何妨借海鲸。自愧壮图犹未效,几时樽酒与君评。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方上大鳌背,俄生五湖心。急急游此道,扰扰休相寻。
悼张公实
六十三年素自知,人生如此更何疑。调诙常为供狂笑,骚雅偏能斲小诗。
悼子杳冥归往路,悔予轻易别离时。水云村记相期事,虽到家山已恨迟。
会友人饮
曾共萤窗得夜光,别来声问在周行。未摇丹管酬诗史,且遣青娥丐乐章。
巧笑莫嫌留客数,幽怀须信到官忙。樽前邂逅知多少,更对春风舞一场。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去留南北须看景,聚散朝昏莫问时。但取紫玄翁兴尽,一身明月是归期。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还乡道中闻杜鹃
才次乡关得此禽,五更啼处九春深。谁知枕上情无限,物是人非古到今。
湖上閒赋 其一
谁家弦管度前汀,宛似湘江昔有灵。一曲未终船已远,白云空点数峰青。
蝶恋花(劝酒致语)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赠吕梦得
访曾君施不值
永遇乐(玩雪)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满庭芳(咏浮桥)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一
秋日有感 其二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
舟行感旧
西归亭
渔家傲(春月)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大暑
东湖留题 水鉴亭
题仁寿阁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
观试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通道瓢吟
再游普光寺
万竹轩 其七
菊花 其二
寄题澄虚阁
冬后 其三
醉经堂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赠天台禅鉴
寄王之道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和寄麻城饶令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仙会楼
浦城道中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卜居潮山
留题琴轩
饮意
赠张太保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题止止堂
俞法曹挽辞 其二
陈莹中赴定远
简元舆祠部 其一
送胡君游洛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题乡老堂
流沟山
东湖留题 赠周生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俞法曹挽辞 其一
渔者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