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思见怜初洒,忧消喜渐堆。惜明聊自拟,惊密偶同欸。
延平阁閒望 其十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会友人饮
曾共萤窗得夜光,别来声问在周行。未摇丹管酬诗史,且遣青娥丐乐章。
巧笑莫嫌留客数,幽怀须信到官忙。樽前邂逅知多少,更对春风舞一场。
长乐閒赋 其八
岁华犹暖山藏翠,客起还留海献鲜。风雅可怜元太守,一生魂梦已茫然。
会江晦叔游湖山
相随山水里徘徊,兴未阑时慎勿催。
草草行厨随步去,匆匆渔艇趁船来。每逢佳景还含思,偶造幽轩更把杯。
况是同归无世味,何须旁立有莲腮。荻湾桃坞犹留客,不觉银瓶又耻罍。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子到康民处,方知鞠育恩。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枝叶凌云绿盖寒,乳藤因得到云端。仙家手植无人会,谁信灵根石上盘。
友人见问久不作诗
幽情寄态动风骚,大巧如春未奈何。莫怪近来诗句少,只嫌吟后客情多。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软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拟毡安可卷,欲器不禁锤。俯拾甘赪手,昂窥任扑腮。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别来重见最伤神,能问朋游故与新。岂谓紫玄翁有语,悲欢今已是唐人。
送人归符离
百尺危楼一杯酒,与君话别秋风老。明日解舟逐流水,不挂片帆急如火。
符离风物好,一觉仙舟到。平时高奋丈夫事,匹马西来亦须早。
好是天涯逢故旧,笑言何处重携手。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乘鹭洲。
两腋独乘卢椀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妙光堂 其一
泰定中含一黍灵,千江明月万枝灯。自谈禅处无人会,安用山僧缠葛藤。
听隐士琴
幽意不可象,因声而后形。至声不可伪,因心而后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鸣。急声如飞泉,泻泻秋云边。
巧声如流莺,历历春风前。幽人无此心,素弦无此声。
心与手相忘,意与声相迎。弹者自到古,闻者谁知音。
但见风色吹我清,欲御此风天上行。
游吴有作 其三
拿舟曾过芰荷乡,十里薰风一水长。趁取秋时寻旧赏,且留三日卧清香。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片片榆飘荚,累累蚌剖胎。遽将天晓报,频把岁华催。
容照岩
慎独幽人坐处深,阳精阴魄许相寻。也知自有天光在,谩借馀辉照我吟。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松轩对雨有感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六
洞仙歌(七夕)
与南京留守
水龙吟(方外述怀)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侍宴池上
送衡州太守
清阴堂 其三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俞法曹挽辞 其一
送邓元孚 其三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东湖留题 鸳鸯渚
送袁运判赴荆湖
戏寄南华翁 其三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宴琼林(上元)
送满龙图守奉化
送方在元赴固始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送林疑独教授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留题琴轩
途中重九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读罗隐孟郊集
秋日有感
游吴有作 其四
送王道观录事
石榴庭院有感
秋日有感 其一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观潮 其二
长乐閒赋 其七
访曾君施不值
送刘教授
冬后 其四
鼓角楼初成 其二
友人垂钓
赠致政张郎中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东山三题 其一 观莲亭
茶苑 其二
渔家傲(斜月)
赠葛侍郎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万竹轩 其四
东湖留题 云门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