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得官荣与故乡看,初佩鱼符日下还。内相远孙真太守,海南佳郡是连山。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梦中常作水南游,山北烟霞物外秋。好是老僧今在否,我来还上望仙楼。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解脱门中宿已知,种花生性岂须期。诏书四反终难起,不要浮名不待时。
寄连君佐
樽酒会君江上楼,高谈不与世俗侔。淮阴将军跨下过,鲁国至人东家丘。
气吐胸中斗牛夜,笔落手下烟云秋。丈夫得失聊自乐,一身一计何足忧。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顽虏劳戎索,神机屈睿谟。鹰鹯临远帐,狐兔落清都。
勇逐龙韬丧,惊随虎士趋。瞻天蒙覆育,涂地脱须臾。
即看宣登版,何烦禹泣辜。但闻多属国,五凤似元符。
听隐士琴
幽意不可象,因声而后形。至声不可伪,因心而后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鸣。急声如飞泉,泻泻秋云边。
巧声如流莺,历历春风前。幽人无此心,素弦无此声。
心与手相忘,意与声相迎。弹者自到古,闻者谁知音。
但见风色吹我清,欲御此风天上行。
再寄及之 其一
眼淩霄汉气横秋,未壮吾年似白头。病态问人皆笑老,壮图何处始知休。
还因往事悲今事,难得新游比旧游。霅水越溪风信好,尺书多幸屡相投。
茶苑 其二
想见春来啖动山,雨前收得几篮还。斧斤不落幽人手,且喜家园禁已閒。
悼李承议
去后家山宴未阑,已闻忙盖旅中棺。几多言笑情先断,些小穷通梦已残。
友爱方嗟离别易,子贤休恤继承难。曾相从处应留恨,未结松庵弃外观。
清阴堂 其三
龙含雨意檐前过,日转花光席上来。小径深深尘不到,一樽多为逸人开。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水阁上,襟带水光浮。丹桂月来天汉夜,白蘋风起洞庭秋。
尘劳人衮衮,潇洒与谁游。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延平阁閒望 其十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赠致政葛侍郎
金带慵腰便退居,高閒吟思满江湖。一头黄发真元老,两郡朱幡更大夫。
世事荣枯閒似梦,道经舒卷静如愚。延平遗爱今犹在,一片棠阴入画图。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夕阳临水閒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送人归浦城
闽山歌笑与谁期,便破霜风拂袖归。何日却来金阙下,高吟相引到精微。
观潮 其一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喜迁莺·梅霖初歇
寄题溪堂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游吴有作 其四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夏日窗下
送张信道
满庭芳(咏浮桥)
延平阁閒望 其四
长乐閒赋 其六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简元舆祠部 其一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送郭公域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浦城道中
俞法曹挽辞 其二
万竹轩 其三
秋日苦雨
通道瓢吟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长乐閒赋 其四
舟行 其二
宴琼林(上元)
和范宏甫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七
容照岩
戏寄南华翁 其一
减字木兰花·竞渡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松轩对雨有感
题水云村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送袁运判赴荆湖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看山亭 其二
秋日有感 其一
寄题妙光亭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长乐閒赋 其十
访曾君施不值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观潮 其三
戏赠席上侍人
湖上閒赋 其五
代探花郎 其一
閒书
送人赴官秘阁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荔子 其二
舟行 其一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一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赠葛侍郎
王岐公挽辞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