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奔逸三王后,忧勤七闰间。生灵千载会,造化一朝閒。
空致盘中露,应寻海上山。凤凰人恐到,不趁御龙还。
代探花郎 其一
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
菊花 其三
手把黄花为惜香,况逢真率未尝忙。神仙多是无心得,可向桃源作醉乡。
赠张太保
赫赫家声将帅官,仕途宁肯放君閒。不妨林下权寻药,未可云中便买山。
五两轻纶犹系命,满樽清醑且开颜。天涯之子谁为乐,何幸相逢一笑间。
赠致政张郎中
林下閒携数尺筇,长中宽袖道家风。已留吏政青编上,却御仙风紫府中。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声。移人名利境,梦中惊。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
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道情有个莺莺。问归含楚山青。
卧影水天明。松庵谁笑话,见还婴。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
好笑人痴处,白头青冢,世间犹说醒醒。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东湖留题 鸳鸯渚
江海风波外,阴阳化育中。相随还戢翼,得性渚西东。
社日游云门山
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一字雁低头上过,两城人细掌中看。
虽知北户缘尤在,却笑南柯梦未阑。忽见归云应是信,满襟先得洞天寒。
延平阁閒望 其六
倚阑谁问紫玄翁,湘浦幽怀莫我同。邂逅秦渔人不识,扁舟常在水西东。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六祖
泰定犹忘相行深,种华当向此中生。坐禅只恐人无證,得旨须教矿作金。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水面浮沈聊自适,人心得丧便相疑。徘徊听我樽前唱,莫道机忘了不知。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去留南北须看景,聚散朝昏莫问时。但取紫玄翁兴尽,一身明月是归期。
再游普光寺
春来时,春红照我衔清杯。老僧朴野自合道,只从一笑忘形骸。
秋时到,诗翁清瘦秋容老。吟成兴尽可以归,一雨岩前恰初过。
劳生自适能几人,白云流水谁相亲。黄金满屋莫使悟,悟便输他方外春。
谢惠香饼 其一
清分馥馥南州饼,静对绵绵北海云。欲晓博山来入被,祥烟尤惬梦回闻。
蝶恋花(牡丹)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谩来非为利名场,随侍还寻野径香。静极恐生天上梦,不妨吟入帝云乡。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归鹭悠悠一带长,白蘋红蓼是家乡。夕阳临水閒窥处,此意安知世累忙。
永遇乐(冬日席上)
和范宏甫
不于场屋便横行,安用诗书寄此生。万里一飞虽有志,十年三战未成名。
风霜已是知秋柏,雷雨何妨借海鲸。自愧壮图犹未效,几时樽酒与君评。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石榴庭院有感
陈朝议挽辞 其四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送人赴官秘阁
初秋偶作
赠葛侍郎
延平阁閒望 其二
悼张公实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长乐閒赋 其三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舟行 其二
荔子 其二
贻儒生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澄清轩
宴琼林(上元)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西兴山院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寄题溪堂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俞法曹挽辞 其二
冬后 其一
侍宴池上
送衡州太守
平山堂 其一
观潮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送王道观录事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寄懒散子 其一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宴琼林(木香)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蝶恋花(劝酒致语)
东湖留题 水鉴亭
交游
与子侔始会于常学后为礼部同官感旧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三祖
题妙光堂
寄鹅湖佛智长老
送满龙图守奉化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渔者 其四
秋暑喜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