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
平山堂 其一
一隅不见古扬州,惟有平山尚自留。且看江南山色好,莫缘花月起闲愁。
看山亭 其一
雨洗烟笼十数峰,两亭相望两山中。北来吟了南来醉,花木迎人一径通。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
满江红·绿盖纷纷
延平阁閒望 其十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贻如祖大师 其四
一念忘时便道空,不知空与色常同。须知空色无分别,如此圆融始大通。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未满中身寿,尤虚大国封。德明埋玉篆,魂冷卧银龙。
漳水恨涵月,秋风悲入松。尘寰应不住,无处访遗踪。
寄王之道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舟行感旧
曾向兰陵起一舟,湖山佳处有朋游。歌声月下俄相失,秦与潇湘各自愁。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有分寻真莫道难,蓬莱诗句请君看。双轮转出三清路,二气烧成九转丹。
烟霭楼台金虎绕,雪霜宫殿玉龙盘。解颜为向潜山近,天柱峰头月夜寒。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乘鹭洲。
两腋独乘卢椀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鼓角楼初成 其二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初秋偶作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赠方外士
扰扰红尘高卧客,红尘不染人难识。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
送骆君归隐庐阜
究竟此生安可逃,净土社中风最高。纷纷一梦唤不觉,衮衮白头流落多。
骆子翻然去尤早,寒堂誓结庐山草。寸阴早在精进中,四十司徒未为老。
黄纸除书无此期,只为松云动幽抱。世人发愿多自欺,十八逸民今友谁。
戏赠席上侍人
遮藏不得鬓边霜,空忆扬州一觉长。不学牧之狂可笑,紫云宜赠紫微郎。
送郭公域
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
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但见风铃送馀韵,慧佐尊前迹如扫。
汾阳远裔今有人,插架万轴谁能贫。豪气欲吞天下士,舌上古今时复陈。
熙朝未遇将谁尤,芳辰不乐还自嗔。聚散浮云眼前过,且作閒人静中坐。
画梁燕子急归来,莫放故园春自老。
延平阁閒望 其四
翠微虚白两圆融,爽气令人欲御风。晓傍雕栏初见日,水天都入混茫中。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送斛绛侍亲之官
舟行 其一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湖上閒赋
双梧堂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送范子镇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冬后 其四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石榴庭院有感
东湖留题 鸳鸯渚
满庭芳(咏浮桥)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留题琴轩
蝶恋花(牡丹)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桂枝香(重阳)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陈朝议挽辞 其五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渔者 其四
岁暮偶成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和寄麻城饶令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道伦竹阁
送人归浦城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东湖留题 赠周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神宗皇帝挽辞 其一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赠吕梦得
送刘教授之官豫江 其一
登汴堤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延平阁閒望 其八
满江红(东湖观莲)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赠致政李大夫 其二
减字木兰花 竞渡
戏寄南华翁 其一
冬后 其一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