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泛舟至泳鲤桥

泛舟至泳鲤桥

清代 金武祥

红树青山外,斜阳好放舟。风多帆力健,潮定橹声柔。

蓼折曾扶蟹,蘋开为泛鸥。数家临水处,椓杙任淹留。

诗人金武祥的古诗

大通镇

清代 金武祥

繁华廛市水西东,凭眺江头叹东篷。客老孤舟忘岁月,人经浩劫悟穷通。

一身出入干戈里,千里稽迟道路中。遥识高堂念游子,岭云千叠盼征鸿。

题李秀峰匡山读书图二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千岩万壑百重泉,坐对匡庐手一编。遥指孤亭山翠里,抱琴应向此中眠。

湘河舟次

清代 金武祥

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閒吟入楚歌。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秋日至姬山小湖得四绝句 其四

清代 金武祥

山重水复步迟迟,夕照苍茫欲暮时。渔父似知秋色好,停舟多傍蓼花枝。

里门杂感三首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庐井萧条封夕晖,凋零朋旧更何依。里门食宿浑无定,乱后还家不当归。

戊辰春仲将赴长沙省亲绕道至吉安阅府试卷感赋二律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可笑萍踪不自由,半途鸿雪又勾留。关心樽酒怀前度,满眼云山感旧游。

差喜三湘原接壤,不妨两月暂停舟。此邦文物从头数,六一休风尚在不?

漫孤山

清代 金武祥

九派来浔阳,巨漫汇吴楚。屹然漫孤山,中流作砥柱。

陡峭绝倚傍,矗立峙今古。玲珑一峰秀,烟云互吞吐。

何年祀仙姝,凿翠辟殿宇。旁有彭郎矶,附会资谐语。

一棹溯空江,迷离值微雨。篷窗纵遐瞩,兹山快先睹。

风利不得泊,登山兴偏阻。扁舟东下时,斯游会当补。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凭栏四望极空冥,何处钟鱼最动听。只隔红桥波一曲,阿谁渡到水心亭。

瀛石观察用捲帘体次韵索和

清代 金武祥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乍销江上雪,分赠陇头春。

酬韵方连日,寻芳又几人。还应驴背跨,重访灞桥滨。

云麓宫题壁

清代 金武祥

闻道山僧宿翠微,径来绝顶款岩扉。白云满地客何处,啼鸟数声花乱飞。

万木萧森生远籁,一龛寂静悟禅机。寻松问石频閒憩,不觉前峰已夕晖。

娄妃墓三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逆流漫说葬江波,更比湘灵饮恨多。野老犹传亡国怨,插秧时节唱秧歌。

张君小琴惠诗二章即和原韵奉答 其二

清代 金武祥

天涯频叹转蓬身,小聚匆匆记早春。相忆曾劳鱼递訉,重逢却值雁来宾。

何期两度同游迹,应是三生有宿因。难得忘年交谊笃,只愁欲别又逡巡。

张少槎明经

清代 金武祥

石头烟雨纷冥濛,一棹催发秦淮东。连朝风利不得泊,破万里浪心犹雄。

扣舷歌啸蛟蜃匿,下笔驱使烟云供。水天一碧渺无际,直疑吹到蓬莱宫。

中流陡起浮玉岛,朱甍碧瓦排青红。停桡拾级造绝顶,振衣千刃淩秋空。

海天四顾发遐想,旷然民物横心胸。同游张子盛文藻,夙擅三绝诗尤工。

遥吟俯唱共挥洒,豪气压倒冈峦崇。登高忽复动乡思,一声怕听天边鸿。

回忆琐闱共文战,如临大敌攻梯冲。偏师一角或制胜,甲兵数万吾能容。

功名要识关气数,仰视天道宁梦梦。即此揽胜互酬答,登瀛他日将毋同。

穷通得失何足问,神仙富贵安适从。临风且与豁怀抱,钓鳌吾欲随任公。

句容道中

清代 金武祥

冈峦重叠锁寒烟,策马长途趁一鞭。衰草接天迷野烧,小桥横涧咽山泉。

田园寂寞秋风里,城邑荒凉夕照边。多少疮痍犹未复,不堪揽辔重流连。

长箄泊舟晚眺

清代 金武祥

白云如带束山腰,暮色苍然景寂寥。庙破枯藤盘作瓦,岸颓僵柳卧成桥。

林间斗鹊每双堕,波面游鱼时一跳。长短堤边聊系缆,可堪落木正萧萧。

题白门新柳补记

清代 金武祥

山光如黛水如油,频向青溪访旧游。冶叶倡条犹似昔,淡云疏雨不胜秋。

缠绵彩笔千回写,珍重遗珠一例收。南部烟花今补记,新阴只在板桥头。

游东湖百花洲六首 其六

清代 金武祥

远渚苍茫泛鹭鸥,渔舟泊岸网初收。尝茶到此真如画,山色湖光共一楼。

新喻道中

清代 金武祥

日日邮程记,惊心容路赊。风多帆鼓腹,滩险石磨牙。

好鸟啼丛筱,游鱼唼落花。溪山幽绝处,羡煞野人家。

娄妃墓三首 其一

清代 金武祥

香土曾埋玉骨清,夕阳芳草共愁生。东流一片西江水,隐约还闻呜咽声。

虔州即事四首 其三

清代 金武祥

朋簪差喜聚天涯。腊去春回感岁华。高叟文章开讲席,苏翁父子擅名家。

鹧鸪词唱乡心切,蝴蝶图成客梦赊。最是恬园觞咏盛,昨宵羯鼓为催花。

金武祥

金武祥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15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