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閒抱瑶琴入武夷,名山不隐复何之。五车旧富三冬学,一卷新何九曲诗。
雕鹗渐冲霄汉远,蜩蝉自送夕阳迟。君家清献梅花在,静对高标有所思。
用韵自述
生年七十又周馀,万事从心不校渠。风雨声中长闭户,桑榆影里更观书。
行扶竹杖龙钟甚,病踞藜床偃蹇如。忆昨武夷云满谷,长松千树托巢居。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五
欲游方外老何堪,惆怅西山旧石龛。竹径无尘深几许,松花有会近重三。
凉生夜枕烟霞润,饥忆晨厨笋蕨甘。偶读君诗如在眼,梦魂飞绕白云庵。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猿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藓径沿溪滑,柴门倚树欹。看云行自远,卧雪起常迟。
白日磋跎过,玄经寂寞为。不才甘在野,非是傲明时。
又题梅窗玩易图
三绝韦编一洗心,碧窗风露静沉沉。寒灰自画周天卦,月上梅梢夜已深。
题画龙
淮水归舟数客程,传看龙挂雨初晴。九重天际腾身近,一聚云间掉尾横。
此日画图存彷佛,何时爻象应文明。风雷澒洞西窗夜,祇讶僧繇已点睛。
自用石村韵再赋
雨中 其一
淫雨仍无赖,名花亦自残。林深云久暗,城晚雪犹寒。
问粟瓶长罄,呼尊酒已乾。衰年将百虑,惆怅独凭栏。
题程芳远游方卷
留形且作地行仙,依止名山五十年。云水远游天下半,松筠高节岁寒全。
清吟近日窥风雅,真诀先天讲洞玄。吾弟论交多换骨,还丹未许老夫传。
病中 其四
无才祗欲苦吟诗,肝肾雕锼气久衰。白虎痛传关节遍,乌蛇方送药资迟。
下床腓股坚于石,览镜头颅白胜丝。多谢道人余复古,酒瓢新浸五加皮。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仙岩上有白云浮,爽气朝来豁远眸。群壑渐分初上日,两峰高远欲凌秋。
英灵未用讥尘俗,故老相期事钓游。幕下简书何日静,同歌瑶草望沧洲。
拟贫士二首 其一
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昔闻孔颜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朝夕。
毒雾
大雾无时起,冥冥夜色同。江连蛟蜃气,野匿虎狼踪。
久暗应成雨,迟收欲待风。南山沈已尽,留得两三峰。
题愚斋卷二首 其二
武健惟材任,斋居岂强名。奇兵长自用,困学久须明。
不径心常正,移山气未平。功成应养晦,冠弁似儒生。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二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
时事 其四
昨日天恩及,生民解倒悬。俘囚空在狱,羸老并归田。
和气当成岁,骄阳莫作愆。叨逢雷雨解,喜动白头年。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路岐筋力久难堪,偶为山人过水南。明月轩中一斗酒,浮丘今夜共清谈。
酒德柬云松
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
庆远忻城岭海间,儒衣新授长民官。哦松不可閒风月,栖棘何愁老凤鸾。
夷獠杂居生自遂,包茅入贡政从宽。惠连曾忝观风使,留得题诗到日看。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三
露下碧丛珠滴滴,月明素萼雪团团。不知晚节全清白,更向东篱仔细看。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其二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飓风
黄均德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
执热奉怀余复婴
赋梅杖 其三
题烟波垂钓扇面
挽空无相四首 其二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题小幅雪景 其三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一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二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题六朝遗秀图 其一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二
山中漫题 其五
题小幅雪景 其四
竹搔背 其二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一
寄余复婴
饯张判簿 其二
雪中抵竹梅斋
次游德芳韵
赋梅杖 其二
山中漫题 其二
伤春 其二
述怀二首 其一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赠西山本淳
寄复婴本淳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浇花
立春偶书
桃花双雀 其一
寄王叔善
题黄仲文为孔方作松林樵者图 其二
梅村与云壑会宿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九日病中
同云松西山怀旧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四
山居 其一
瑞香 其三
示儿三首 其三
拟云松简彦民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期云松会宿不至
拙者自号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其二
拟贫士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