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观音岩

题观音岩

明代 蓝仁

石色依庐阜,潮音接普陀。江云晴自远,水月夜还多。

鸟为衔花至,龙因问法过。瓣香瞻彷佛,帆影拂嵯峨。

诗人蓝仁的古诗

次前韵饯张簿 其二

明代 蓝仁

行人欲发重盘桓,一夜西风枕不安。仕止可师贤圣在,天亲休念别离难。

松荒先陇宜秋扫,菊满东篱饫夕餐。翘首云中天万里,祇从南雁候书看。

刘俊民镇抚自京回趋会不及诗以寄意

明代 蓝仁

闻道回辕宿武夷,巾车晨出赴襟期。平安已验从龟吉,进退谁言履虎危。

水驿梅花题壁处,山营柳色候门时。清谈不肯留今夕,目送南云有所思。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三

明代 蓝仁

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疏食每留佳客坐,缊袍自物野人从。

开园橡栗群狙喜,满屋诗书五鬼穷。犹有短琴随白首,兴来一曲鼓松风。

山中漫题 其一

明代 蓝仁

平生江海兴,闭户老岩阿。晚景寒山净,秋声落叶多。

诗成樵客和,酒熟羽人过。丛菊萧疏甚,其如蔓草何。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明代 蓝仁

佐邑由来宰邑同,一从堂上咏南风。十年岩穴消沈外,百里人烟笑语中。

问俗更思延野老,亲贤频欲适儒宫。仙舟忽报朝天去,归日棠阴满路浓。

挽张执中炼师

明代 蓝仁

壶中辟谷住多年,命尽人间亦可怜。血溅豺狼空落日,丹成鸡犬自升天。

蓬莱云气迷仙驭,松桂秋阴覆药田。不待辽东归化鹤,人民城郭总萧然。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 其四 雪霁寻梅

明代 蓝仁

旭日初升雪满山,水边林外觅花看。南枝先得阳和信,竹杖芒鞋不避寒。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明代 蓝仁

天上浮光带玉京,世间幻境入琼林。冯夷夺得天孙巧,剪水飞花一夜深。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三

明代 蓝仁

散漫飘萧豹脚长,小窗飞入闹昏黄。月明蕙帐今空在,借问为谁逐客忙。

寄云松昆仲

明代 蓝仁

丘园无雅况,经训有馀閒。偶过柴门外,相期药肆间。

谈诗不知倦,看画欲忘还。二仲称仪表,衰容讵可攀。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一

明代 蓝仁

霜枝露叶长丛丛,铸就黄金讶许同。昨日不缘行药到,又成寂寞付秋风。

呈邵张二宰 其二

明代 蓝仁

满县栽花烂漫红,竹园村巷也春风。简书幕静追呼少,鼓角楼高结构雄。

三考九年嘉绩在,一堂二妙颂声同。斯文相顾偏青眼,更欲题诗寄老翁。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明代 蓝仁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明代 蓝仁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猿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赋梅杖 其二

明代 蓝仁

携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时复出柴门。交头共倚春风力,到手还疑夜月痕。

禹庙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应存。老来只为寻诗苦,踏雪明朝过远村。

代简云松

明代 蓝仁

世事纷纷未息肩,鸡群鹤处尚翛然。故山可隐人将老,佳夕相思月再圆。

稚子久嗔陶令出,诸生休叹孝先眠。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

题愚斋卷二首 其一

明代 蓝仁

丈室愚名扁,西家笑读书。力行非宁及,私省岂回如。

孟谷呼相应,柳溪閒可渔。终知移不得,直诈古今殊。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明代 蓝仁

远寻遗蜕访仙坛,又举空衣返故山。猿鹤凄凉思旧社,鬼神呵护惜馀丹。

紫溪凉月迎归路,白塔晴云送出关。山下居人瞻望处,南天飞度剑光寒。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明代 蓝仁

鹤发閒披曳履行,太虚素积自生明。人间失却黄尘路,天上移来白玉京。

孟老耽吟心独苦,袁安僵卧梦还清。南村拨冻寻春色,折得梅花寄远情。

示儿三首 其二

明代 蓝仁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春日一樽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