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觏
客有话故丁秘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
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送任大中
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西施作老婢,南郭逞新声。
命合生来困,诗应没后名。旅游何所得,赤日又徒行。
寄章友直
人生何足贵,贵在天资秀。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
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
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
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不能攻天下,尚可名身后。
百年随飘风,白发勇未斗。良时且不反,饮恨唯尸柩。
无谓学巳足,大海难掬漱。无谓过可文,希珍尚磨垢。
智者当自知,既往诚何咎。西子蒙不洁,见者掩鼻走。
恶人幸斋戒,上帝必孚佑。相如窃妻逃,犊鼻从沽酒。
一朝赋上林,在汉为称首。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诟。
读长恨辞二首 其二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苦雨初霁
读长恨辞
感叹二首 其二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题灵阳宫
费君投杖处,行客过彷徨。水面风雷散,沙头草木荒。
一壶谁世界,千古共凄凉。大块偏劳我,烧丹未有方。
送黄介夫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送杜寺丞知永城
荐表同时入,天衢自此通。弦歌新邑宰,清白旧家风。
官舍隋河北,离觞华谷东。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尧聪。
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鳞鬣摧残几许年,水平风静得潜渊。喜无美味登君俎,且学骊龙尽日眠。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寄怀三首 其三
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不思明日忧,但取今日乐。
俗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
题虞侍禁山亭
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
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送君俞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忆钱塘江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送宜黄柳尉
荒郊人事绝,欢喜见时髦。旧业椽为笔,新官草染袍。
幽明终考绩,州县岂徒劳。况有松筠性,凌寒节更高。
代书答陈次公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
屈原
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箸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閒肉付江鱼。
题昱师房三笑图
高僧不出院,屏画三笑图。客子画游者,欲去复踟蹰。
古人骨朽不可追,今人相见如古时。人间触事入吾笑,何必门前有虎溪。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65篇诗文
感怀寄择之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十 葛仙坛
送张鬷嘏
送彭昱应举
鞦韆二首 其一
次韵答陈殿丞
送何秘丞
和育王十二题 其四 袈裟石
寄赠福山长老
送张寺丞
孤怀
江亭醉后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一 鲁公碑
获稻
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
养疾
游寺醉归却寄同坐
阶基
送仙游知县许延评
蓬屋
日出吟
和育王十二题 其九 育王塔
赠黄秀才别
春社词并序
诃孟子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
和育王十二题 其二 佛迹峰
送王都曹
秋晚悲怀
闵俗
怡山长庆寺
送郴县吴主簿
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
听周大师琴
早夏偶作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 其二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一首
袁州州学记
鉴湖夜泛以明月到樽前为发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