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觏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
寄赠福山长老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刚直里闾嗔。
游艺能济物,旧交多雅人。云山虽好住,住久转劳神。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屈原
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箸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閒肉付江鱼。
寄怀三首 其三
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不思明日忧,但取今日乐。
俗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
蓬屋
长檐数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只东蓬。日影碎如秋树下,雨声初似夜船中。
竹经蠹了多垂地,箬到乾时半捲空。此处想非人所竞,众言千万莫相攻。
送杜寺丞知永城
荐表同时入,天衢自此通。弦歌新邑宰,清白旧家风。
官舍隋河北,离觞华谷东。勖哉松柏操,咫尺是尧聪。
送何秘丞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养疾
少小唯贪酒,病来才信医。问方逋客许,寻药野人疑。
夜捣全听惯,寒煎觉沸迟。古贤曾爱死,此意亦谁知。
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丐僧
靡靡步康衢,喋喋问流俗。谁将今日财,愿易来世福。
休论身善恶,佛眼重金玉。
送郴县吴主簿
数十年来预荐书,当时文行耸群儒。青衫近始沾王泽,白首从新入宦途。
四壁生涯虽寂寞,一官趋进转崎岖。楚南若是江山好,閒日犹应味道腴。
送任大中
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西施作老婢,南郭逞新声。
命合生来困,诗应没后名。旅游何所得,赤日又徒行。
和育王十二题 其九 育王塔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胡然窣堵波,香花耀凡眼。
早夏偶作
閒愁不觉过年光,强半精神似光乡。几度雨来成恶热,有时云断见斜阳。
古人事业尘空满,故国园林草自长。赖得南华怜我病,一篇齐物胜医方。
代书答陈次公
忆钱塘江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题虞侍禁山亭
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
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江南风物虽佳丽,争奈燕然有虏尘。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 其二
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江亭醉后
平生尚倜傥,壮大苦摧折。主人能结纳,佳境为铺设。
渺杳东江来,谽谺暮云裂。倡女稍多艺,市酒且供啜。
侠气复何聊,心朋幸相悦。解冠从放荡,大呼谁挽掣。
咄哉千里足,嗟乎三寸舌。海物唤龙取,天葩令鬼折。
艳唱声非雅,戏谈理当谲。帷房笑私昵,闾巷嘲琐屑。
更鼓莫催睡,夜风才去热。俗士鲜大志,于今重小节。
内行豕在泥,外貌犬伏绁。吾侪古豪杰,方寸浴日月。
被谤肯自疑,为欢顾犹拙。放饭彼不惭,使我无齿决。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65篇诗文
和育王十二题 其四 袈裟石
鞦韆二首 其一
读长恨辞
次韵答陈殿丞
鉴湖夜泛以明月到樽前为发句
日出吟
论文
怡山长庆寺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感怀寄择之
闵俗
客有话故丁秘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
秋晚悲怀
送仙游知县许延评
孤怀
题昱师房三笑图
赠黄秀才别
听周大师琴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
读长恨辞二首 其二
送黄介夫
送宜黄柳尉
和育王十二题 其二 佛迹峰
送王都曹
寄章友直
题净居院
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十 葛仙坛
苦雨初霁
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
袁州州学记
送彭昱应举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其一 鲁公碑
李郭
游寺醉归却寄同坐
送君俞
获稻
阶基
送张鬷嘏
诃孟子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一首
春社词并序
送张寺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