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春日杂咏 其二
幽栖足春事,晴日若相催。屐齿穿沙稳,筇须碍竹回。
风光初转蕙,残雪欲欺梅。自是经过少,柴门日日开。
蓦山溪(次李伯纪梅花韵)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次韵贲远归田四首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次韵林褎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二首
郭君建挽诗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书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李德脩提举挽诗
仙李盘根远更芳,妙龄双桂看芳翔。绣衣俗美澄清效,墨绶民安恺悌方。
东閤挥金欢上客,春田种玉燕诸郎。年高七十通朝贵,剩馥犹令毕万昌。
次韵薛万象亭
岩巃寺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一
阀阅荣誇俗,闺房秀出群。得贤推淑女,有子赖严君。
台柏忧时誉,庭兰奕世闻。高名写彤管,异代仰清氛。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一夜翻河落瓦沟,平明山霭欲全收。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归城中与梅公泽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饮 ...
解衣夜泊灵山巅,胡床待月松风前。已令圆顶具白毡,更促方屦收青编。
茶瓯过眼见樽俎,蔬箸放手罗廿膻。清游逸兴在一举,骑鹤大胜扬州仙。
吾家小弟困薄领,到处凫鹜长摩肩。归途遇酒成叹咏,飞奴持送空联翩。
绝知胜境外尘躅,谁可浪得麻姑鞭。诗梅易邵真二妙,手拈群书类蜗涎。
拉枯拾芥真戏事,不待万选知青钱。剩倾醇酎浇舌本,要取金印累累悬。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 其二
身备难并福,心明最上宗。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酸风一襟泪,哀入暮山松。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群玉五咏·樵谷
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
昆明池(次韵尚书兄春晚)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春阴遣兴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 ...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五石 其四 碧涧
春夜信笔书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留题材曾丞道堂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 其二
秋晚十咏·多病
十样花 其四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十样花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翁尉以诗送莲并酒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送陈颖仲赴省闱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谒金门(寄远)
秋晚十咏·倚杖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好事近 次韵他伯纪桃花
永遇乐(用前韵呈张仲宗、苏粹中)
春晚舟行 其一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文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次韵
方池独步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水调歌头·安石寓丝竹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降虎峰慧兹塔
发光林寺
水龙吟 上巳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次韵学士兄偶成
西山独步奉怀蹈元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虞美人 咏古
五松寺
席上信笔六首
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韵
再用硕夫韵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