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弥逊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智道者入闽作大缘事一住数年将归以偈送之
醉花阴(木犀)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 其一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再用前韵 其三
努力避喧遭掣肘,强颜追好得嗔拳。交情只有春风厚,千里随人不用钱。
次韵林明甫言志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好事近(同前)
晚步独至西三首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二
雪涛一苇意雄誇,惯与滩头雁聚沙。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仪真道中三首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次韵王才元少师酴醿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曹溪道中呈何公显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花心动(夫人生日)
小重山(同前)
小重山(学士生日)
渔家傲(博士生日)
感皇恩(端礼节使生日)
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醉花阴(硕人生日)
水调歌头(横山阁对月)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春日杂咏 其一
谒金门(寄远)
次韵瑀老空间
春日即事 / 次韵春日即事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阮郎归(硕人生日)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朴上人访筠翁於溪草堂袖诗赠雨中告别将有雁
次韵连江陈丞闵雨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秋晚十咏·倚杖
李德脩提举挽诗
翻阳四望亭观雪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奉陪赵颜术登叠嶂还饮陵峰梅竹间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五石·水月岩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陈氏太君挽诗 其一
史德夫作渚云亭苏养直有诗余初未识苏次共韵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水龙吟 上巳
秋月回文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
岩陵道中
庚申季冬立春日还乡公晔置酒孟园从容道旧有诗次韵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春日杂咏 其二
降虎峰慧兹塔
次韵甫西山之咏
十样花 其四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醉落托(同前)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